【心存大漢】
位址:台北本宮.右山門左山牆
年代:民國56年
材質:觀音石
尺寸:縱144.5公分、橫127公分
題署:謝冠生敬題 印
桃城人立軒(林玉山)敬畫 印
先主劉備鎮守徐州時,曹操帶兵襲擊。劉先主與桓侯張飛先到前線應戰, 關聖帝君則留守城中,坐鎮指揮。然而劉先主與張桓侯寡不敵眾,在撤退時遭曹軍衝破,部隊四散,下落從此不明; 關聖帝君則被曹操軍隊團團包圍,困在下邳城外的一座土山山頭,孤立無援,處境非常危險。
曹操非常賞識 關聖帝君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欲納入旗下為己效命,但也知道 關聖帝君義氣深重,必定不肯投降。這時,與 關聖帝君曾有一面之緣的張遼自告奮勇,出面承擔這份勸降的艱鉅任務。
張遼上了土山,向 關聖帝君稟明:曹操以優勢的兵力攻占下邳,劉先主的兩位夫人也在城內,若 關聖帝君再不投降,便有「違背桃園結義之盟誓」、「使兩位嫂嫂無所依賴」、「不能再為漢室效力」等三大罪狀。
在不知劉先主音訊的狀況之下, 關聖帝君為了保全兩位皇嫂和無數百姓的安全,只能忍辱負重,選擇暫居曹營;但 關聖帝君也明明白白、直接了當對張遼說:「請你轉告曹丞相,我有三個條件:第一,我與兄長立誓共扶漢室,所以『降漢不降曹』,今天投效的是漢室,不是曹丞相。第二,必須以兄長的禮儀俸祿妥善照顧兩位嫂嫂,更不能讓任何人去打擾嫂嫂的安寧。第三,一旦得知了兄長的去向,不管路途有多麼險峻遙遠,我必當跨越千山萬水,立即前去與兄長會合。這三個條件,曹丞相若有任何一個不同意,我寧可受三罪而死!」
張遼立刻回營稟報。對於 關聖帝君提出的第一、二個要求,曹操皆欣然接受;但第三個要求,曹操面露難色,但為了留住 關聖帝君,才勉為其難地答應。從曹操的反應,更顯示 關聖帝君心存大漢,只忠於劉先主的情義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