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傳略

◆ 上元天官大帝聖誕 農曆正月十五日 ◆ 

◆ 中元地官大帝聖誕 農曆七月十五日 ◆ 

◆ 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農曆十月十五日 ◆ 
 

賜福‧赦罪‧解厄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的合稱,俗稱「三界公」,起源於遠古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儀禮‧覲禮》中記載:「祭天燔(音ㄈㄢˊ,焚燒)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沈,祭地瘞(音ㄧˋ,掩埋)。」由此可知,早在上古時代已有天子祭祀天地山川的禮儀了。

東漢時,張道陵天師將祭祀天、地、水三官的儀式帶入民間,作為替信眾消災祈福的道法,稱「三官手書」,即書寫一式三份的懺文,載明信眾姓名,並表示願意懺罪及悔改,分別放置山巔、埋藏地下、沈入水中,象徵將災厄交付於天地水三界,以求得運途平安。
 

三官信仰」至魏晉南北朝日漸鼎盛,並與「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相結合而成為地位崇高的大帝。

在《三官大帝感應妙經》中說明了三位大帝的名稱及職掌:「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三元主宰三百六十應感天尊。」三官大帝除了統御眾神明,亦考 校天地水三界萬物功過,而為世人賜福、赦罪、解厄。

 

天官大帝為三官之首,能賜予人間福祉;相傳降生為堯帝,個性仁厚,禮賢下士,以德治國,讓人人安居樂業。地官大帝校定世人善惡及赦罪之事,眾生若能懺悔前非,都可獲得赦免;相傳降生為舜帝,耕田孝親,後來得到堯帝的賞識,受禪而當了天子,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敬仰。水官大帝職掌江河湖海水域萬靈之事,上解天災、下度生民,並考校眾生功過禍福,世人若改過遷善,就可消災解厄;相傳降生為禹帝,在世時愍念蒼生,治理黃河水災有功。
 

行天宮北投分宮三元殿所供奉的即是三官大帝,敬請信眾於農曆正月十五日的上元天官大帝聖誕、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地官大帝聖誕、農曆十月十五日的下元水官大帝聖誕,來此虔誠敬拜,感通聖神鑒納,百福常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