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傳略

◆ 釋迦牟尼佛聖誕 農曆四月初八日 ◆ 
 

自覺覺他覺性圓 釋迦牟尼佛
 

古印度北方有個迦毗羅衛國,其國淨飯王的王后摩耶夫人,依照習俗回娘家生產,途中於藍毘尼園(在今尼泊爾境內)無憂樹下,誕生悉達多太子。約為西元前五六五年農曆四月初八日。


八十歲那年的二月十五日,在拘尸那羅涅槃,遺蛻火化後,舍利子分八份,由各國建塔奉祀。


恭奉於北投分宮玉皇殿左次間右位。

 

佛陀成道轉法輪


佛陀十六歲時,娶妻耶輸陀羅,育一子羅睺羅。由於深感老病死無常之苦,遂有捨俗出家求解脫的決心。
二十九歲潛出宮殿,逕往苦行林中修苦行,結果六年間毫無所獲,了悟苦修並非究竟之道!


有一天,躍入尼連禪河沐浴,並得牧羊女供養乳糜,然後走到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端身正念。
經過四十九天,在十二月初八日黎明,目睹明星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陀成道後,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以「四聖諦」度化五比丘。
此後組織僧團、成立精舍,遊化印度四十五年,上自王侯貴族,下至乞丐貧女莫不攝受,打破了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可稱得上是社會改革家與教育家。

 

佛陀成為佛教的創始人之後,被尊稱為 釋迦牟尼,意譯「能仁寂默」,簡單說就是釋迦族的聖人;又稱為「佛陀」,意譯為自覺、覺他而覺性圓滿。

 

依《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解釋「」的三種修行境界:
第一階段:行者修煉「離相」與「無所住」,不著相、不執著,證悟空性,以達到「自覺」的境界。

第二階段:菩薩不忍眾生苦,於「離相」與「無所住」的心境之下,倒駕慈航,回到人世間普度眾生,來達成「覺他」的實踐。

第三階段:菩薩下化眾生、上求佛道,持續進行普度眾生,以「無所得」的般若智慧,完美達成佛─「覺性圓滿」的境界。

 

四聖諦真實不虛


」即真實不虛的真理。苦、集二諦,說明生命流轉的原因;滅、道二諦,說明涅槃還滅的歷程。
 

苦聖諦、集聖諦

人生不完美,有生、老、病、死等生理之苦,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等人際關係之苦,也有五蘊熾盛的身心之苦。

人生的不完美有其因,即由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大根本煩惱,促使身口意去造作種種惡業,因而招感果報。
 

滅聖諦、道聖諦

人生的不完美足以消除,止息煩惱、了脫生死的清涼境界,即是「涅槃」。消除人生的不完美有其方法,「八正道」即是一種不苦不樂的修行方式,通於戒定慧「三學」,能斷貪瞋癡三毒:

 防非止惡即為「戒」,能伏貪愛心;
 息慮靜緣即為「定」,能伏瞋恚心;
 破惡證真即為「慧」,能伏癡迷心。

 

三法印明證佛法


佛陀覺悟世間的萬事萬物皆由「緣起」,由主要條件(因)及諸多次要條件(緣)和合而生起(果);又因條件消散而滅無。緣起諸法生住異滅遷流不已,並無常恆的實體存在,是為「無常」;在無常生滅中,又無獨立、具有主宰性的實體存在,是為「無我」。
修行者以無所執著的心念,降伏自己的煩惱,達到清涼的境界,即為「涅槃」。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稱為「三法印」。佛教中的任何教說與修行,都必須與此三大原則相符合,絕不允許任意改變。所以就像印章一樣,很容易清楚印證什麼是佛教正法。


佛陀說一切無常,主要勸勉活在「當下」,把握時間、珍惜生命,寶愛周遭的人事物。


與其他宗教比較:
佛陀不是宇宙的創造者,只是宇宙真理的發現者,發現諸法因緣生的妙諦; 佛陀也不是最後的審判者,因為 佛陀提出因果「相依相待」的緣起法則,「如是因,如是果」,世人的一切作為誠然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