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健康】
護腦有方,控糖更健康

許多人習慣攝取精緻高糖飲食,不重視血糖控管,糖尿病早已成為文明病,近年來更有研究指出,血糖控制不佳的病患,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至四倍,由此可見控糖的重要性。
血糖與大腦的關係
大腦非常需要葡萄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血糖)作為燃料,但無法像肝臟一樣自行儲存,必須仰賴穩定的血糖供應,才能正常運作。若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不佳,無論是血糖過高、血糖過低或血糖波動過大,都會提高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甚至可能進展成失智症。
高血糖
以糖尿病患者為例,隨生理機能老化,會影響血糖數值,一般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80-130mg/dl為佳,有些醫師認為可稍微放寬標準為小於200mg/dl。
近年來的研究指出,血糖過高容易引起慢性發炎、血管硬化及微血管病變、提高類澱粉樣蛋白堆積,造成神經退化、腦血管受損,進而影響記憶中樞並損害認知功能。
低血糖
急性低血糖可能會引起焦慮、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甚至類似中風的表現;而慢性低血糖則會干擾大腦調節神經傳導物質,例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對情緒與睡眠造成長期影響。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於70mg/dl,如果嚴重低血糖或反覆性低血糖,例如血糖低於40mg/dl且持續超過二十至三十分鐘,可能對大腦造成認知功能損傷及不可逆的傷害。
一般民眾往往較為關注高血糖,容易忽略低血糖的危害。雖然嚴格控糖可以減緩認知衰退,但仍要避免過度治療而導致血糖過低,尤其是高齡病患更要特別留意,應以病患為中心,進行個別化治療。
血糖控制與日常護腦
想要有效控糖,維持腦部健康,建議平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飲食方面
三餐定時定量;可採用「地中海飲食」,像是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以堅果取代動物性脂肪、適量攝取魚類及雞肉等;避免加工食品、含糖飲料與精緻甜點;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食物,例如糙米、豆製品、蕎麥、地瓜等,減少血糖波動。
詳細飲食規畫與建議,可諮詢專業營養師,依照自身健康狀況,採取個別化調整,切實做到穩定血糖,保護血管與大腦。
日常生活方面
疾病管理方面
結論
控糖不只為了預防糖尿病,更是護腦之道。控制好血糖、血壓等,養成正常作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健檢等良好習慣,為腦部健康打造強韌的基礎,不讓失智症等疾病有機可趁,讓生活更加自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