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視界】
巴黎 繁華繽紛的花都
走訪世界各地,拓展多元的視野,
閱讀文學經典,看見生活的豐美。

位於巴黎盆地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的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亦為國際大都會之一,因出產花卉繁多繽紛,又稱作「花都」,洋溢浪漫氣息,城裡也遍布博物館、圖書館、劇場、音樂廳,藝術氛圍濃厚,還有巴黎凱旋門、聖心堂等景點,並且鄰近著名的凡爾賽宮,每年吸引數千萬遊客前來造訪。
孕育巴黎的塞納河
塞納河流經巴黎市中心,河上有亞歷山大三世橋、新橋等三十多座橋梁,河中的西堤島則是巴黎城區的發源地,因此塞納河也被視為巴黎的母親河。「巴黎塞納河畔」於西元一九九一年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諸如巴黎聖母院與聖禮拜堂、羅浮宮博物館及其金字塔、奧賽博物館、巴黎大皇宮與小皇宮、艾菲爾鐵塔……沿河漫步或搭船遊河,巴黎的歷史發展、經典建築與優美風光盡收眼底,誠如海明威所言,堪稱「一席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的巴黎歲月
厄內斯特.海明威,美國二十世紀極富盛名的文學家,一九五三年憑藉《老人與海》獲頒普立茲小說獎,一九五四年再獲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為「表彰他精通於敘事藝術,尤其在近作《老人與海》中有突出的展現,也因為他對當代文學風格的影響」。他的文風以簡潔著稱,其他代表作還有《太陽依舊升起》、《戰地春夢》與《戰地鐘聲》等。
海明威在二十多歲的階段,曾與妻子旅居巴黎長達五年左右,留下珍貴手稿,晚年時整理成《流動的饗宴》一書,書名源自致友人的信:「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他也在本書中寫下「巴黎永遠是值得眷戀的」、「那時我們很窮,但很快樂」等文字,可見這段巴黎歲月對他的非凡意義。值得關注的是,作者更透過寫景來表達生命感悟,像是書中如此描述塞納河與城中樹木:
在河岸的舊書攤,有時可以買到些剛出版的美國書籍,而且很便宜……每當工作完畢或者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沿著河岸散步……漁夫與河上生活的形形色色、美麗駁船的水上人家、河邊沿岸上的大榆樹、法國梧桐還有些白楊木……我在河邊永不會寂寞。城市中有這麼多樹木,你可以感覺春天一日日近了。突然一夜暖風,春天就在清晨悄然降臨。有時幾場寒風大雨又把春天打回去,似乎永遠不來了,你就失去了生命中的一個春天……秋天,想必也是淒涼的。每年,當葉子從樹上飄落,只剩光禿的枝幹屹立在寒風和蕭索的冬陽之中,你的一部分也隨之消亡。但你知道春天一定會再來,就像冰凍的河水仍會流動。
春天會再來,冰凍的河水會再流,太陽依舊升起,生命可能遭逢挫折或低潮,但不會被任何事物打敗,未來永遠充滿生機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