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9期

【守護健康】

改善「腹」能量

常見的消化系統不適症狀-腹脹,指的是腹部感覺飽脹、壓迫或腫脹,可能伴隨腸鳴、打嗝、腹痛等情況,有時只是暫時性的,但也可能是慢性的,且與眾多因素相關。

 

腹脹的原因
 

飲食方面的因素,例如:進食過快,吞入大量空氣,造成胃內氣體積聚;攝取過多的產氣食物,如豆類、洋蔥、高麗菜、花椰菜、糯米等;碳酸飲料如汽水、啤酒等,含有二氧化碳,容易導致胃內氣體增加;乳糖不耐症,無法分解乳糖,乳製品進入大腸後發酵產氣;麩質不耐(麩質過敏),如乳糜瀉患者食用含麩質食物,導致腸道發炎和腹脹。

 

腸胃功能障礙,例如:腸道蠕動異常或減慢,使得氣體無法順利排出;腸道菌群失衡,好菌不足或壞菌過多,容易產氣且影響消化吸收;腸躁症,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常見症狀包括腹脹、腹痛等。

 

與情緒、壓力有關的原因,例如:焦慮、憂鬱或長期處於過度壓力等,會影響自主神經與腸道功能,導致消化不良與腹脹。

 

其他潛在病因,例如:胃食道逆流、腸阻塞等,都可能以腹脹為初期表現。

腹脹的診斷
 

診斷腹脹需考慮症狀出現的時間、頻率、持續多久、與飲食或壓力的關聯,以及是否伴隨其他警訊症狀,如體重減輕、嘔吐、發燒等。醫師會詳細詢問生活習慣、身體狀況、病史等,並進行腹部聽診與觸診。

 

醫學檢查方面,包括了實驗室檢查(例如血液檢查、糞便檢查)、影像檢查(例如腹部X光、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胃鏡、大腸鏡)、食物不耐症測試或呼氣測試等。

 

腹脹的藥物治療與生活調整
 

治療腹脹需根據成因對症下藥,同時患者應調整生活方式,方能早日恢復健康。

 

藥物方面,例如:消脹藥、腸道蠕動促進劑、益生菌、消化酶補充劑等;若為腸躁症,可能就需使用抗憂鬱劑、腸道解痙藥;如果是乳糖不耐症,可服用乳糖酶補充劑。

 

生活方面,例如:調整飲食;定期運動,促進腸道蠕動;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透過冥想、瑜伽、心理諮商等,調節情緒與壓力。

腹脹時,飲食該如何調整?
 

飲食通常是導致與改善腹脹的關鍵因素,可透過記錄每日飲食、漸進式調整飲食內容等,找出原因並尋求改善。

 

日常飲食方面,建議不吃或少吃產氣食物,如豆類、包心菜、洋蔥、碳酸飲料、油炸食物等;避免食用高FODMAP的食物;也要避免口香糖、吸管飲品,才不會吞入更多空氣;可適量增加膳食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但需漸進增加,避免初期腹脹加劇;用餐時間規律且細嚼慢嚥,減少吞氣與消化負擔。

 

什麼是FODMAP飲食?

FODMAP是一組「短鏈碳水化合物與醣醇」的總稱,食物若富含FODMAP,除了不易被小腸吸收外,也容易在腸道中發酵產氣、吸水,造成腸道不適。

 

「低FODMAP飲食」是一種科學且有效的飲食療法,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主要用於改善腹脹、腹痛、腹瀉等腸道症狀,尤其對於腸躁症與功能性腹脹患者幫助極大,但務必切記,實施過程需有醫師、營養師的計畫與指導,方能兼顧治療效果與營養均衡。

 

總而言之,腹脹是一種常見卻複雜的症狀,其成因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多重交錯的,若持續腹脹或伴隨警訊症狀,務必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改善「腹」能量,提升腸道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高FODMAP食物(需限制) FODMAP食物(可接受)
水 果:蘋果、梨、西瓜、芒果、哈密瓜
蔬 菜:洋蔥、大蒜、花椰菜、蘆筍
乳製品:牛奶、優格、奶酪
榖 類:小麥、黑麥、大麥(含麩質)
豆 類:黃豆、黑豆、扁豆
糖 類:蜂蜜、高果糖玉米糖漿
甜味劑:山梨醇、木糖醇、甘露醇
水 果:香蕉、草莓、奇異果、橘子、葡萄
蔬 菜:胡蘿蔔、菠菜、櫛瓜、茄子
乳製品:無乳糖牛奶、乳糖酶處理優格
榖 類:米、燕麥、玉米、無麩質麵包
豆 類:發酵過的豆製品(如豆腐)
糖 類:果糖低的楓糖、砂糖、米糖
甜味劑:不含多元醇的甜味劑,如蔗糖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