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7期

【擁抱安康】

帶您安度中年山丘

所謂的「三明治世代」是指三十歲至四十九歲,上有高堂父母要奉養,下有子女嗷嗷待哺,夾在中間,面臨職場升遷、家庭照顧、身體健康……處處都是壓力,這時如何將自己的身心安頓好?又要如何紓壓解憂?

 

韓教授從五個面向,提供對治這些壓力的處方箋,帶大家安度中年山丘,擁有美滿幸福人生。

 

時間壓力處方箋
 

中年世代肩頭責任重,家庭事業蠟燭多頭燒,想要有自己的時間非常困難,以前會著重在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其實更重要的是「專注力的管理」。我們要將專注力集中在眼前最要緊的事情上,以正念的態度,有意識且不批判地,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個瞬間。

 

「呼吸」是個很好的覺察練習,慢慢地吸氣、緩緩的吐氣,在一呼一吸之間,如實知道自己的心念、感覺、情緒、想法;真的很煩躁時,也能試試「行禪」,一步一步慢慢走,體會腳踏實地的感覺;或者,從「飲食」著手,慢慢咀嚼、品嘗每一口吃進嘴中食物的滋味。

身心保養處方箋
 

韓愈曾寫道:「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人來到了中年,會開始感受到身體毫不留情,慢性病、三高開始出現,要想照顧好身體,一定要將運動習慣排進日常生活當中。此外,走出家門感受自然之美,同時要有慈悲感恩的心,學習珍惜眼前的一切。

 

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情緒反應的核心區域,像是個「火爐」,尤其與恐懼、憤怒等強烈的負面情緒有關。幸好大腦中的海馬迴則是「煞車」,能安撫負面情緒,可避免失控。所以,要好好滋養增長我們的海馬迴,也就能讓情緒更加平和,上述的正念練習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智慧成長處方箋
 

行到中年要開始增長自己的智慧,有一首閩南語歌〈歡喜就好〉,歌詞中提到:嫌棄車子不夠新穎,嫌棄房子不夠大,嫌棄飯菜煮得不好吃,嫌棄老婆不夠漂亮;開了好車卻怕被人偷走,房子太大打掃起來很辛苦,吃太豐盛怕血壓升高,老婆會跟人跑了。總歸一句,不必要欣羨別人,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所以人生歡喜就好,要知足才能常樂。

懂得取捨處方箋

關於人生的取捨,特別推薦一本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書中的主角墨瑞教授罹患漸凍症,在與學生的對談當中,教導他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尤其在面對困境、生命終點時,不是一味地逃避,而是面對,慢慢地接納自己的現況、感受,唯有接納一切,才有力量繼續往前走。

 

照顧自己處方箋
 

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之外,我們要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創造生命的意義,甚至是如何優雅地告別人世。無論是孔子、老子、莊子等聖賢先哲的思維,在在都教導我們如何更開闊地看待人生的種種問題。而也可以從宗教面向上獲取靈性思維的成長,這也是照顧自己的方法之一。 祝福大家都能擁有更美好幸福的未來。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