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7期

【聖境藝象】

行天宮三宮壁畫巡禮(四)

氣節正直謙如竹

 

竹,是花中四君子中,唯一不以花容香氣取勝,不隨四季轉換而凋零枯萎,始終保持翠綠挺拔的植物,因此也與無畏寒冬,經霜雪而不凋的松、梅並稱「歲寒三友」。行天宮三宮以竹為主題的壁畫,也蔚為大觀,去其重複,多達二十三幅。這是為什麼呢?

竹的品德


自古以來,竹就經常被比擬為「有德君子」,如周代《詩經》中的〈淇奧〉,即以水邊茂盛、蒼翠的綠竹,形容文質彬彬的君子;古人也以「君子比德於竹」,勉勵人效法竹子的德行,成就美好的人格。竹有哪些美德呢?

 

若仔細欣賞行天宮三宮的壁畫,會發現畫中的竹,總是節節分明、葉葉清楚,意謂人應明辨是非、謹守志節不踰矩;而竹身挺拔向上,展現向上奮發、精進的精神;竹尖會垂下,表現出謙和有禮的姿態;竹子的青皮,也就是「竹筠」,無論何時都緊緊包覆、不會輕易剝落,代表嚴以律己、正直慎獨;竹心中空,則象徵虛心專一。偶爾,竹也會與「石」相偕入畫,凸顯「堅貞不移」的特質。

 

因此,行天宮三宮繪竹壁畫所題署的文字,也時常彰顯竹的品格操守。如台北本宮右山門外檐左壁與前殿右山牆的竹畫,分別題寫著「君子直節而行,故凜然立乎霄漢」、「勁節干霄」,皆勉勵世人修身立世,須秉持正直的操守,方能俯仰無愧於天地,正氣貫乾坤;北投分宮前殿亦有幅題寫「虛心秉高潔,勁節耐歲寒」的壁畫,勸勉我們,若能虛心待人處事,涵養廉潔有恥、不取非分的高尚品格,在面對世間的塵華誘惑,以及來自環境嚴峻的考驗時,才能夠堅定正確的價值觀、為所當為,克服一切的逆境。

清風明月來相見


在古代的詩文、繪畫中,也常常在描繪竹子時,提及清風、明月。比如說,台北本宮前殿左山牆下堵的竹畫,即題署「清風高節」;又北投分宮鐘樓的欄杆,也有幅題寫「月上篩清影,風來弄好音」的壁畫。這有什麼特別的涵意嗎?

 

「清風」,既代表高潔的品格,亦有孔夫子「君子之德風」的寄託;而「明月」,除了象徵圓容廣大、光明清淨的心地,亦擁有予人光明、照亮黑暗的深義。

 

所以,這兩則題辭,不僅是期勉我們,要能「正己」,厚植竹子、清風、明月般的良好品德;也要能夠「化人」,以剛正不阿、耿介端直的「清影」,時時說好話(好音)、行好事,來影響他人向善、變得更好,並煥發道德的光輝,來照亮人心。而我們若希望能夠具備這樣的修為,就必須從「心」修起。那要怎麼做呢?

 

修心有德自平安


在北投分宮鐘樓欄杆的三幅竹畫中,竹子旁皆有「筍」,諧音「損」,啟發世人,應實踐太上老君《道德經》「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勸勉,時時問心、洗心,來減損欲望貪執、計較得失等不當的心念,久而久之,自能心地清淨、胸襟寬闊。

 

而三峽行修宮左山門,更有幅題署「清風奕奕報平安」的壁畫。相傳唐代時,有座童子寺,栽種了一叢竹子,管理寺務的僧侶每天都會視察竹子,並向廟裡的人員報告竹子很平安。後世就以「竹報」作為吉祥平安的象徵。這句吉祥語,既是祝福,也同時期勉我們大家,要能學習竹的美德,心念正直秉虛懷、待人謙和而不屈,相信體態就能如竹子般精神奕奕、歲寒而長青,日日都平安。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