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皆宜】
高枕雲中臥
躺臥時,我們離地面與土地更近,
甚至會配合它們,而這就促成了一種特殊的聯繫。
我們卸下負擔,讓自己放鬆……
-德國 貝恩德‧布倫納《躺下的藝術》
古有「臥薪嘗膽」,越王句踐刻苦自勵,奮發圖強;今有「躺平主義」一詞,指不跟隨社會期待,無欲無求。無論歷經一天有多少考驗,都別忘了肯定自身的努力,也給自己一點「暫停」的時間,臥看雲起。
側臥 幫助調息養生
臥,本意為俯伏著休息,可為趴伏或仰臥,引申為睡眠。古籍云:「臥與寢異,寢於床……臥於几,故曰伏。」若躺在床上睡覺叫做「寢」,而趴在几上稱「臥」;順帶一提,坐著打盹為「睡」,閉目稱「眠」,而熟睡了以後叫「寐」。至於「躺」字,大概到明清小說才見此說法,指平臥。
古人認為仰臥不雅,推崇「臥如弓」。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千金要方》云:「屈膝側臥,益人氣力,勝正偃臥。」認為側臥有益人體運行氣力;有「睡仙」稱號的陳摶(音ㄊㄨㄢˊ),在《希夷安睡訣》也具體記述側臥法:「左側臥,則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間。右側臥,反是。」這姿勢恰如一把弓,若朝右則為「吉祥臥」,據佛家說法,可減少妄想,容易入睡,且不失莊嚴的威儀。
仰躺 符合人體工學
其實仰躺也有好處,比如脊椎呈現最自然的S型曲線、肌肉放鬆等、減少緊張性頭痛、緩解背痛等。睡覺時,要避免蜷曲如蝦米狀,因身體過於彎曲,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並壓迫到胸腔跟腹腔;如要舉起雙手呈「萬歲」狀才睡得著,表示腋下的肌肉神經緊繃、手臂神經叢有問題,應就醫檢查。
寢具方面,應選擇適當高度的枕頭,如果額頭較高,表示枕頭太高,若下巴更高,代表枕頭過低,記得要讓額頭跟下巴保持在同一直線,才不會壓迫肩頸;躺枕頭時,頭部、脖子、頸部都要在枕上,中間不能有空隙或空洞,才能享有健康好眠。仰臥時,若腰和床中間有空隙,能輕易放入手掌,就有骨盆前傾的可能;可將毛巾捲起來,墊臥腰間,並於膝下放一枕頭,可避免起身時腰痠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