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生命】
龐然大物 能力高強
能,熊屬,足似鹿。从肉以聲。
能獸堅中,故稱賢能;
而彊壯,稱能傑也。
-漢‧許慎《說文解字》
熊科是陸上的大型食肉目動物,自遠古以來,就讓人類十分敬畏。《說文解字》所提到的「能」為「熊」的本字,即現代所稱的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因為「能」高大彊(同「強」)壯,又可以直立,所以古人認為牠具備優秀的本領,便用來指稱有才華或傑出的人。後世覺得像「能」一樣的人實在太強大了,於是一借不還,從此「能」就是形容一個人才幹卓越,而作為動物名稱,只好另造「熊」字。
領域廣大的熊和羆
現存熊科動物共有八個物種,亞洲黑熊是其一。亞洲黑熊俗稱「狗熊」,由於胸前有白色新月形或V形斑紋,又稱為「月熊」。其分布範圍很廣,以喜馬拉雅山為中心,向四方擴散至伊朗高原東部、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中南半島、華南、華中、華北、東北及朝鮮半島,甚至在冰河時期沿著陸橋,到達臺灣島、日本群島。牠們主要生活在一千公尺至三千公尺的山林之中,冬季時就遷移至低海拔地區,因此不乏和人類相遇的機會。
從遠古開始,人類的活動及獵捕即造成亞洲黑熊族群不斷萎縮,再強大的牠也抵擋不了這般侵害,以至於現今亞洲黑熊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已成「易危」物種。
若以體形而言,雄性亞洲黑熊體長可達一點九公尺,體重二百公斤,可謂龐然大物,但牠仍不是最大的熊科動物。另外還有一種「棕熊」(Ursus arctos),中國古代稱作「羆」(ㄆㄧˊ),雄性體長可達二點三公尺,體重六百公斤。棕熊的分布範圍極廣,可從喜馬拉雅山向北直到西伯利亞,並向東跨越白令海峽到北美洲的北部、中部,向西則擴展到中東、東歐、北歐,甚至北非。只可惜生存於北非的亞種-阿特拉斯棕熊,最後一隻於一八七○年被獵人射殺,從此非洲再無熊跡。
名為食肉 實則多元
俗話說「一山還有一山高」,在熊的世界正是如此。現存最大的熊科動物其實是「北極熊」(Ursus maritimus),同時還是陸上現存最大的肉食動物,成年公熊可達二點五公尺,體重八百公斤。生活於北美洲的「美洲黑熊」(Ursus americanus)體形也不小,雄性體長二點二公尺,體重亦可到達二百五十公斤。
熊科為食肉目一員,但僅有北極熊完全以肉食為主,其他的熊類都是雜食性動物,甚至像「貓熊」(Ailuropoda melanoleuca)、「眼鏡熊」(Tremarctos ornatus)雖然也會捕食小型動物,但幾乎都是以植物為主食,有別於同為食肉目的貓科和犬科。
熊科家族還有兩個物種:一是生活於印度次大陸的「懶熊」(Melursus ursinus),體形稍小於亞洲黑熊,但卻是最凶悍的一種熊,可與同樣棲地的老虎相搏鬥;二是生活於東南亞的「馬來熊」(Helarctos malayanus),為體形最小的熊,成年公熊體長約一點五公尺、體重約六十五公斤,胸前有一馬蹄形或U形的黃白色斑紋,因此又稱作「日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