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4期

【莊語莊意】

天機自足真正好

有路未曾迷日用,無貪終不亂天機。

    -唐‧齊己〈贈樊處士〉(節錄)

 

天機自然有所解,物理如此誰能窮?

    -北宋‧孔平仲〈觀牛渡江〉(節錄)

 

經常在古裝戲劇作品裡聽到「天機不可洩漏」的說法,意思是有些機密深藏在天上宮闕,非常神祕,稍加透露,可能就會災罰臨身。而在文獻紀錄中,最早使用「天機」一詞的人,正是莊子。

 

天機不玄即自然

不過,莊子所謂的「天機」沒有任何神祕之處,就是人與萬物皆有的本性天賦,以及發展、衰亡的自然機制。依循天機,生命就會順利地成長茁壯;反之,違逆天機,就會斲喪本性,使生命的發展遭受阻礙。那麼,人為什麼會違逆天機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莊子在〈秋水篇〉裡講述了一則寓言故事:

 

有隻獨腳的野獸「夔」(音ㄎㄨㄟˊ),碰上了擁有無數隻腳的「蚿」(音ㄒㄧㄢˊ,馬陸),夔羨慕地問蚿,是怎麼控制這麼多腳走路的呢?蚿回答,自己是「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遵循天生的本能,卻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後來,蚿遇見蛇,驚訝地問蛇,為何沒有腳還能移動得比牠快?蛇說,自己順著天機來行動,這是不變的真理,哪裡用得到腳呢?

 

然而,當蛇碰上風,也不禁讚歎,自己行走必須動用全身的力氣,貼著物品、平面,就像是用腳踩著地一樣;風居然能凌空、快速地移動,完全不用腳就可以四處遊走、不留足跡,是如何辦到的?風說,雖然自己能呼呼地從北海飛行到南海,但偶爾也會遭到人類阻斷、打散;不過蓄積龐大的氣力來摧折樹木與房屋,確實只有自己才辦得到,所以選擇發揮專長,不在小處求勝,而是去追求更大的勝利!

欲念太深天機淺

莊子在這則故事前面,曾提綱挈領地說:「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意思是說,單腳的夔羨慕蚿有多足,蚿卻欣羨蛇沒有腳還能行動敏捷,蛇欽佩風能憑空疾行,風則仰慕眼睛能看見萬里之遙,眼睛卻景仰心一動念,就能神馳天地宇宙,甚至通達大道。

 

莊子以一連串的「憐」(羨慕)開展故事,是希望提醒世人,正如萬物的形軀各自不同、稟賦有別,但只要依照天機去行動、去生活,就能人盡其才、物盡其能,又何必羨慕他人,哀嘆自身的匱乏呢? 當然,莊子也明白,當看見他人得到重用、闖出一番成就時,有人除了羨慕,還會心生嫉妒、憤恨、埋怨,覺得社會、上天不公平,沒讓自己遇上好的機緣或伯樂,才會被忽視、埋沒。然而,這些負面情緒非但沒好處,還會蒙蔽我們的眼界,導致做出偏差的行為,比如處處爭能爭勝來彰顯自己;或是心如槁木死灰,退縮到角落,失去了振作的勇氣。

 

每每看見這樣的人泅泳於苦惱之中,莊子總是感到惋惜、不捨,所以才會在〈大宗師〉說:「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機淺。」引導我們領悟,當貪求、執著非分欲望的意念愈深,耗費在此的精神、時間就愈多,反而使得我們本有的天機未能獲得應有的關注。殊不知,爭奪是永無止盡的苦海,名利權位、榮寵得失也不過是短暫的過眼雲煙。真正能讓他人由衷欽佩,讓我們一輩子擁有、誰也奪不走的,只有遵循天機所涵養、磨練出來的品德與才能。那麼,要如何才能斷除嗜欲的念頭,深化天機呢?

修心養德全天機

答案,就在莊子說的「目憐心」。啟發我們,人最有靈性、最具智慧的「心」,不僅是世間萬物最欣羨的對象,更是體悟大道、順行天機的關鍵。

 

期盼人人都能修心養德,放下種種比較、計較、貪執、羨慕等心念,對所擁有的一切能夠知足常樂、珍惜感恩;並向內觀照、深入了解自身的本性才情,努力提升、為所當為;更要惜緣造福,與眾人、萬物和諧共處、互助互信。相信就能在天機的指引下發光發熱,實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那麼我們每次呼吸的生命氣息,都將凝聚成溫煦的和風,吹拂於天地之間,流注更多愛與溫暖的正能量!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