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眾見證】
直心直受真福
◎ 慈悲引路 脫胎換骨
「我們一家人過得幸福平安,全都是仰賴 恩主公時時刻刻的護佑與照顧。」這是楊女士長年信仰 恩主公最深切的感悟。
在「信眾感恩見證」上,楊女士表示全家人獲得疼惜的事蹟,實在太多太多了,說也說不盡,像是女兒的求學之路,在 恩主公的慈悲指引下,才得以跨越種種坎坷,踏上坦途。
「這孩子極有主見,國中一年級時,認為另一所國中更適合自己,於是堅持轉學,我也盡力幫她完成了這個心願。」楊女士娓娓道來當年的景況:「原以為她到了心中嚮往的學校,就能諸事順心、如魚得水,沒想到竟事與願違,癥結在於她感到和同學格格不入,到後來甚至覺得上學是一件苦差事,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篤信 恩主公的楊女士,只要一有空,就會從平日居住的基隆,搭車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拜拜,在女兒剛轉學的那段時日,除了經常到廟裡為女兒祈福外,假日也會帶著女兒一同前來,懇請 恩主公護佑女兒與同儕相處融洽。楊女士說:「 恩主公永遠有最好的安排,女兒果真在班上交到一位知心好友,好像親姊妹般無話不談、相互打氣,陪伴彼此安然度過國中階段。」
然而,女兒升上高中後,並未將心思放在課業上,常和友人相約出遊,雖然沒有過於偏差的行為,仍令楊女士憂心忡忡,有天特地為女兒求籤,聖示終將否極泰來,她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相信是 恩主公冥冥之中的指引,女兒在高中三年級那年,有緣遇到一位好老師,不斷給予開導和鼓勵,督促她專心向學,女兒終於重拾書本,也順利通過大學入學考試,進入心目中的理想校系就讀。」楊女士如是說。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楊女士的女兒如今已長大成人,終於能夠體會 恩主公對她的慈心與苦心,從此也成為虔誠信徒,常到台北本宮收驚、聽宣講,耳濡目染下,變得心神安定、舉止合宜,和青少年時期簡直判若兩人,而且她選擇醫事檢驗的相關科系,正是期盼未來能學以致用,守護民眾健康,造福人群、貢獻社會。女兒的成長與轉變,楊女士一一看在眼裡,深感欣慰、歡喜。
最後,楊女士表示:「每當女兒孤單、迷失之際,生命裡往往會出現貴人扶持、相助,今日方能脫胎換骨,這都要感謝 恩主公慈悲照拂、聖恩浩蕩! 恩主公真的無比靈感,願人人信仰 恩主公,也要實踐聖神仙佛的正信教誨,那麼自己或家人遇到困難時,只要誠心誠意地祈求,相信一定也可以受到恩主公保佑,一切平安順遂,感恩再感恩!」
◎ 善意綿延 心平身安
親近 恩主公後,林女士從改變自己做起,秉持良善心念待人接物,也找到更適合自己與家人的飲食方式,愈來愈健康,因此特地透過來信,分享親身經歷與感恩之情。
多年前,爸爸因胰臟發炎病危住院,幾位長輩說:「也要人,也要神。」於是我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為爸爸祈福,廟裡師兄則建議我另外找時間來聽宣講,雖然當時要兼顧工作、家庭、照顧住院的爸爸……時間根本不夠用,但我還是撥空前來,後來我才終於明白廟裡師兄的用心,以及聽宣講的意義。
我一直記得當日的宣講,執事師兄以誠懇的態度和語氣,說明人人皆有各自的因緣必須承擔,希望大家來行天宮祈求平安,回家也應誠心改過從善,奉行 關聖帝君傳世明訓:「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除了祈請 恩主公護佑外,更要體悟 玄空師父開示「萬般由心」的道理,原來一個人的運途,完全由自己的心念、言行所決定,千萬不能只求神明幫忙,而是應從改變自身做起,再來向神明請示、感恩,第一次聽聞這樣的正信義理,猶如醍醐灌頂,對我的啟發很大。
自此以後,我謹記傳世明訓,盡力在日常生活中「行好事」,像是爸爸住院期間,有一天,隔壁病床的病友在廁所抽菸,我出於善意,提醒對方抽菸有害健康,規勸他要趕緊戒菸,好好調養身體;而對方的太太也回應我的善意,建議我說:「您父親的病,或許可從認識消化道和基本食材下功夫,瞭解哪些是當季食物、有哪些營養,如何清淡烹調。」她還到書局買了兩本書送給我。
於是出身商學院的我,決定以飲食健康為主題「讀好書」,閱讀了許多相關書籍,也開始洗米煮飯,從頭學起、動手實作,那時我才知道「米」的營養超乎已往認知,在沒有奶粉的年代,不方便餵母乳或母乳不足時,把米煮成濃稠米漿或糊狀,曾經養大無數孩子,而「元氣」的「氣」字中間是「米」字,作為主食的米,有助於健脾養身、補益中氣。
爸爸出院在家復健時,不習慣人工營養乳的味道,每喝必吐,此時剛好注意到一位醫師的建議,胃腸科病友可吃較軟的糙米飯、取代流質食物,並且多咀嚼、增加唾液消化有助於身體修復,於是從胚芽米開始,逐漸增加吃糙米的分量,更進一步尋找友善耕作的新鮮好米,讓爸爸也願意多吃。
從早餐開始改變飲食習慣,三餐改為吃飯配菜,以在地、當季、自然新鮮的食物和好油為主,光是吃到好的健康食材,身心就會產生幸福感,並天天書寫飲食日誌排除過敏原,才過了半年,不僅爸爸的健康大有起色,也改善了我自己多年的皮膚過敏。
後來我利用假日栽培有機稻米,並且認真實踐綠色環保生活,很高興持續和行天宮結善緣,在行天宮附設玄空圖書館北投分館「家庭樂學堂」課程,可以「說好話」傳遞正向能量,分享關於食農教育的知識與經驗,期待大家在日常中,也都能做出對環境友善、對健康有益的選擇,一起「行好事,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