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効勞願行】
修得平安之道
在老臺北人的記憶中,「建成圓環」及附近區域曾是攤商雲集的夜市,熙來攘往,好不熱鬧,而這裡也是劉葉輝華師兄起家之處。如今走過五十多年歲月,她從初為人婦到耄耋之年,看過昔日繁華、人生起伏,內心自有一片恬淡與寧靜。
今年八十三歲的劉葉輝華師兄,幾乎天天來行天宮北投分宮効勞。她笑稱自己就像上班族,每天早上六點十分從石牌搭第一班公車,大約六點半到達北投分宮,向 恩主公請安後開始誦經,誦到九點左右圓滿完成,再進行各項効勞事務,例如:廚房烹飪、內殿打掃等。告一段落之後,她才稍事休息、用餐,這時都已是下午一點多了。
如此日復一日,輝華師兄總不覺得厭煩,她說:「有福氣的人才能來効勞, 恩主公給我機會來北投分宮『上班』,當 恩主公的手腳,得到了平安護佑,這就是最好的『報酬』呢!」
熱鬧街市的因緣際會
談起與行天宮的結緣,輝華師兄的記憶一下回到六十多年前,當時輝華師兄還是少女,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市場的百貨店工作,住在附近的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或妙惠師母常常來店裡,他們總是笑容可掬、和藹親切,一點架子都沒有,若不是老闆說起,她都不知道師父、師母就是從事神聖志業的偉大人物。如今時隔多年,輝華師兄依然記得他們如沐春風的身影,深深鐫刻在心田中。
或許就是這樣的良善因緣,輝華師兄三不五時到九臺街的關帝廟行天宮敬拜 恩主公。年紀輕輕的輝華師兄,單純願望就是求得平安,而這就是開啟她効勞一生的契機。
婚後,夫家是在建成圓環經營小吃攤,而住家卻位於北投區石牌,於是夫妻倆胼手胝足,日日騎著機車來回奔波兩地之間。當年建成圓環一帶是臺北市最熱鬧的商業區,在這裡做生意,自然收入不錯。不過輝華師兄心中所期盼的並非大富大貴,其實只要一家人能衣食無虞、平平安安,對她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由於輝華師兄的婆婆長年是恩主公的虔誠信徒,為了感念聖恩,而發心到北投分宮効勞服務。因此輝華師兄就常在下午收拾好小吃攤後,也一同跟隨婆婆去効勞。
「那時就是求平安,對信仰也不夠深入,一直到有次和先生遇上了交通意外,才真正體悟到信仰的力量……」
深入信仰的神聖殿堂
民國六十三年中山高速公路北段通車後,基隆、臺北兩地的交通更為便利。那時輝華師兄夫妻倆已有三女兩男,家中開銷沈重。為了增加收入,先生便和她商量,決定將小吃攤的觸角拓展到基隆廟口。有天,先生開車載著輝華師兄,一同急駛在高速公路上,她看到外側車道有輛車突然往內切,說時遲、那時快,眼看就要撞上,幸好雙方都及時剎住了車,也幸好其他車輛沒有追撞過來,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當天回到臺北,輝華師兄和先生馬上到北投分宮感謝聖恩護佑,而輝華師兄體悟到,來効勞不只是體力上的勞動,而要更進一步瞭解信仰的意義和內涵,於是此後她開始學習誦經。然而學歷只有小學畢業的輝華師兄,要誦讀經文確實有點困難。幸運的是,廟中有許多効勞生願意一個字一個字教輝華師兄,就這樣勤奮不懈, 恩主公開啟智慧,她學會了誦讀整部行天宮《列聖寶經合冊》。現在輝華師兄每天到北投分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誦經,將近三個小時,如此大的願力和信念,實在令人欽佩。
「誦經其實只是第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修好道德,就像 關聖帝君傳世明訓教示:『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孝順父母、教育子女、家庭和樂、服務大眾,我覺得才是真正實踐了信仰。」輝華師兄的話發人深省。
峰迴路轉 柳暗花明
學會誦經之後,輝華師兄又學習了收驚的科儀,而能為信眾服務的面向就更多元了。每當她看到心神不寧的信眾在收驚之後舒展眉頭、微笑道謝,內心就覺得十分欣喜,欣喜自己能將 恩主公的護佑傳遞給信眾,讓信眾重拾平安,這是何等神聖的使命呀!
不過,人生旅程總是充滿挑戰的。四年前一個不小心,輝華師兄跌了一跤,導致右手骨折。痊癒後,輝華師兄的右手無法高舉,也表示她以後不能再為信眾收驚了。
剛開始,輝華師兄有些沮喪,不知自己還能做什麼?恰好此時北投分宮廚房缺人手,她得知後便向恩主公請示,能否擔任「廚房服務」?結果就順利得到了聖筊。
「原來 恩主公是要我用自己的專長來服務他人!」輝華師兄恍然大悟地說。 是的,經營過多年的小吃攤生意,輝華師兄早就練得一手好廚藝,能在廚房烹飪膳食,讓執事與其他効勞生在辛勤勞動之後,得以享有如媽媽味道般的美食,這不也是發揚了効勞精神!
尤其恰巧的是,輝華師兄受傷的是右手,不能使大力,但因為她是左撇子,拿起刀、鏟一點也沒問題,這不就是 恩主公的安排嗎?於是輝華師兄又開啟了另一扇窗,依然能日日欣喜來効勞。
發揮生命的無限價值
對輝華師兄來說,「平安」不是說人生運途就無風風雨雨,而是遇上風雨,還能尋找出一條穩當的道路,重新回到和諧順暢的狀態。
前幾年,輝華師兄在健康檢查後,發現有腫瘤。經醫師進一步評估,並向她詳細說明狀況,由於年事已高,目前暫不進行手術治療,而是以藥物及持續追蹤方式,觀察其變化。
面對自己的病況,輝華師兄以《關聖帝君明聖真經》的一句經文自勉:「直心直受真福。」她覺得能以真誠正直的心待人處事,盡力効勞服務,縱然遇上了挑戰、挫折,也能問心無愧,為所當為,如此持續地積德修福,將能蒙獲神明的護佑。因此她仍時時來効勞服務。說來也奇妙,効勞時,輝華師兄總是精神奕奕,而且原先常有的頭痛症狀也少見了。
輝華師兄表示,人生匆匆而過,重要的是把握時間做有意義的事,而「効勞」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只要做得動,一定會持續當 恩主公的手腳,發揮生命的無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