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安康】
樂齡生活動起來
大家常說:「要活就要動!」每個人都要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論是飲食或是運動都很重要,讓我們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天,都能行動自如、快快樂樂!
銀髮族群飲食重點
衛生福利部將六大類飲食化成「我的餐盤」,藉由六句簡易口訣:
讓大家對每日飲食更加具體化。
對銀髮族來說,每天最少一杯牛奶或是豆漿,非常重要;應攝取足夠的蔬菜與水果,增加膳食纖維,可避免便祕;簡單來說,每餐最好能夠吃到煮熟的青菜,一碗半到兩碗,水果則要注意「甜度」,太甜的水果一定要減少分量;最需要留意的就是「澱粉」,除了飯之外,麵、地瓜、馬鈴薯、芋頭、蓮藕、玉米……都算是澱粉類,要合併計算。
「我年紀大了,要吃少一點吧!」很多長輩會擔心吃太多,但因為食量與食欲降低,反而導致營養不足。由於老年人的肌肉對低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反應更差,所以更需要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才能保持肌肉持續生成。那麼,要吃多少才夠呢?計算公式如下:
一份蛋白質的肉到底是多大呢?以女生手掌十五至十六公分,是三份;男生十九至二十公分,則是五份。不過,這是指瘦肉、魚肉;其他:二格傳統豆腐、一杯豆漿、一顆雞蛋、三湯匙毛豆仁,都是一份蛋白質。
運動養生保健
想要健康老化,避免肌少症,除著重飲食中蛋白質含量外,運動的訓練也不可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除了吸菸、喝酒、不健康飲食之外,「身體活動量不足」也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過去標準的運動建議為「333」原則,也就是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提升為「533」,頻率每週五次或每週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不過,想要運動的長輩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與能力,宜先從溫和的輕度運動開始,等到身體習慣運動的感覺之後,再慢慢提高強度與延長運動時間。
此外,在家中一邊看電視也可以一邊運動,比如:站著看電視、原地踏步或是超慢跑;坐在椅子上時,可以左右腳輪流平抬,或者扶著穩固的椅子、桌子或牆面,向後彎曲抬腳,甚或是深蹲。
如要增加肌力,可採用裝滿水的寶特瓶、啞鈴、阻力繩等工具進行,從腹部、雙肩、雙側髖部、小腿等主要肌肉群練起。千萬記得,要由輕而重逐漸增加負荷才不會受傷,而且如果是專業的運動健身,一定要有合格的教練指導。
總而言之,在身體狀態與能力允許下,盡量減少久坐、增加起身活動或移動的時間,對我們的健康一定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