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0期

【孩子讀經典故事】
安貧樂道的原憲

讓經典不再晦澀難懂,讓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事,
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又一個歷史風景,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

經典故事


原憲,是孔夫子的學生。孔夫子很欣賞原憲的德行,所以聘請他擔任自己的家臣,協助處理一些事務。

 

孔夫子聘請原憲的薪水,是「九百斗粟」,但是原憲卻婉拒了這個數字。

 

他對孔夫子說:「謝謝老師的賞識,但我並不需要、也不應該領這麼多錢,只要生活夠用就好。」

 

孔夫子為了說服原憲,便告訴他:「扣除你生活所需,剩下的錢,就用來幫助鄰居改善生活吧!你就不要推辭了!」原憲這才願意接受。

 

後來孔夫子過世了,原憲也不再做官,從此隱居在鄉間。

 

有一次,孔夫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貢,身穿精緻華貴的衣服,駕著一輛豪華的馬車,要去拜訪原憲。 沒想到原憲家外面的巷子太窄,馬車根本進不去,於是子貢只好下車用走的。當子貢終於走到原憲家門口,整個人都愣住了。

 

原憲的房子很小,用茅草蓋的屋頂都長出新的草了;用蓬草編的門,也破破爛爛的,原本的門軸看來是已經壞了,所以暫時用桑樹的樹枝來代替。原憲用破掉的甕當作窗戶;牆壁上的縫,是用泥土補上的;而屋頂上還有幾個沒補的破洞,看來屋外下大雨時,屋子裡的雨應該也不小吧!

 

子貢敲了敲門,原憲拄著枴杖來開門。子貢看到原憲的衣著非常破舊,忍不住問原憲是不是生病了。

 

原憲聽了,微微一笑,回答:「沒有錢,叫『貧』,學習正確的道理卻不能實踐,才叫『病』。如今的我只是貧,沒有病。」

 

原憲接著說:「有些人做事是為了迎合世俗,交友是為了結黨營私,學習是為了贏得別人的讚賞,教育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能,或是把仁義道德當成做壞事的掩護,一心去追求不需要的華麗裝飾,這些發心不正的事,我不願意去做。」

 

子貢聽了,帶著無比的慚愧與感動,默默告辭了。

來學成語
 

安貧樂道 以信守道義為樂,即使貧困,也能安適自在。

結黨營私 互相勾結以謀求私利。

仁義道德 仁愛正義等道德準則。

原典欣賞
 

辭俸原憲潔
   -《明聖經》

 

原憲推辭孔夫子給予高於其職位的俸祿,展現出高潔不貪的心性。

閱讀思考

故事中的原憲,清楚知道自己真正所需,也能謹慎守護自己的心念,不為了滿足私欲而貪圖謀取,如此光明坦蕩、清白廉潔的人格,展現了真正的君子風範。

 

我們應清楚明白何為「需要」、何為「想要」;何為「應得」、何為「不應得」,能安分守己,不沉溺於不良習慣,並且珍惜當下所擁有的,知足常樂。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