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49期

【植心花園】

月下曇花展芳華

我是曇花


大家好,我是曇花,也可以稱我「葉下蓮」及「金鉤蓮」,閩南語稱「瓊花」,而大多人還是暱稱我為「月下美人」,因為我只在夜晚綻放,清晨即凋謝,故有此雅號。我來自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的原始森林,是早期的探險者將我帶回歐洲;荷治時期才被引進臺灣,成為常見的園藝植栽觀賞用花,當時還有紅色的花,因栽培不易,如今常見的是白色曇花。

 

我的學名為「Epiphyllum oxypetalum」,拉丁文「Epiphyllum」的「epi」是「上」,而「phyllum」為「葉子」的意思,意指花長在葉子上。我的花兒確實長在「葉片邊緣」,但那看起來像葉子的構造,實為「扁平的莖」,花內藏有白色的花絲與淡黃色的花藥,千絲萬縷,煞是好看。番花、火龍果花與我長得極其相似,它們二者更是難以分辨,唯一的不同,就是番花開花不結果;火龍果花跟我一樣,也在夜裡開花,而我與它們最大的區別,是有一根長長的花管向下垂生。

 

很多人認為我是佛教經典中的「優曇缽花」,是「天人所悉有」,不存在於凡塵。其實文獻中的優曇缽花所指甚多,如聚果榕、砲彈樹或草蛉卵。會把我形容成是「天上的仙女」,大概是因為開花時間晚,大多人不易看見,二來《說文解字》記載,「曇」是「雲密布」之意,用來描述一朵潔白、碩大的花,似乎也頗貼切。

和曇花做朋友


儘管我的氣質清冷,但並不難相處,枝條扦插就能活,一年能開上好幾次的花。我喜歡光線充足、半遮陰、空氣流通良好的環境,以及排水良好、含有腐植質的土壤,兩三天澆一次水,冬天只要一週澆一次即可;我喜水也喜肥,但不可讓我積水,若每月適當施加稀釋液肥,開花期前再增施一次骨粉或開花肥,可喜獲花苞無數。切記,別讓我直射陽光啊!

 

一現即永恆


一直很欣賞詩人席慕蓉為我寫的〈曇花的祕密〉,詩云:「總是/要在凋謝後的清晨/你才會走過/才會發現 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經是/怎樣美麗又怎樣寂寞的/一朵/我愛 也只有我/才知道/你錯過的昨夜/曾有過 怎樣皎潔的月。」有些人或機遇,錯過了固然令人遺憾,但用過的心、走過的路絕不會白費,那是獨屬於自己的芬芳,也如天上皎潔的月光,自我圓滿與光亮。

 

常言:「曇花一現。」比喻不常見的事物,或指美好之物轉瞬即逝。不過正因短暫,更值得我們去把握與珍惜。我不在乎是否被看見,只在意自己是否認真地開過,花形凋零,芬芳永存,雖開在不見人的黑夜,卻放出了光芒。朋友啊!每一天都是一朵曇花,用心灌溉,自有花可賞;把握當下賞看,「一現」即永恆。

一起來當綠手指

Q:花兒又不會看時鐘,如何得知已經夜晚,可以開花了?

 

A:植物、動物、人類的體內,都有看不見的「生物時鐘」(或稱生理時鐘),自然能感受到外在環境的自然規律,比如光照,透過各式各樣的生理機制,形成一種內在的節奏感;生物時鐘除了可以控制花開的時間之外,還能左右花蜜與香味,才能確保在花開的時候,呈現最完美的狀態,以吸引昆蟲授粉。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