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48期

【字裡行間】

文翰之士 尤其清者
 

出為湘州別駕,遷驃騎錄事參軍,兼中書通事舍人。

俄領南郡邑中正,拜太子洗馬,舍人如故。

舊事,東宮官屬,通為清選,洗馬掌文翰,尤其清者……

         -《梁書‧文學列傳上‧庾於陵》(節錄)

庾(ㄩˇ)於陵是南北朝文學家庾信的二伯,其名氣雖不及姪子響亮,但庾氏家族人才輩出,他的文彩亦不遑多讓。史書上對庾於陵的記載,主要是官職的變遷,但這些均屬幕僚性質的文官,例如:別駕、參軍、通事舍人、中正等,若無相當程度的才學與涵養,恐怕難以負責此重大職務。特別是後來擔任洗(ㄒㄧㄢˇ)馬,掌管東宮的文書圖籍,為輔佐太子的機要祕書。

 

此段中提到「洗馬掌文翰,尤其清者」,意思就是洗馬為太子草擬奏章及書表,「尤其」需要品格端正、文筆高雅之人,而庾於陵確實為一時之選。所以史書將其錄入〈文學列傳〉,以突顯他的文學造詣。「尤其」一詞如同今日涵義,即更加、格外,用來表示某人、事、物「與眾不同」或「獨具一格」。

 

甲骨文的「尤」是在右手的手指上畫了一筆,表示手指上長出了一塊肉瘤,其實就是「疣」的本字,這是典型的指事字。因為「尤」突起於皮膚表面,令人感到奇特、怪異,所以引申有「特殊」之義,如同《說文解字》的解釋:「尤,異也。」

 

由於「尤」並不是正常的生理結構,因此日後又從「特異」引申指「過失」;其次,若一個人犯了過錯,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滿情緒,於是「尤」再引申有「責怪」、「怨恨」之意。原本只是單純指一種身體現象,結果引申出許多相關涵義,如今「尤」的廣泛用法都是引申而來的,本義已不再使用,只好另加上代表病症的「疒」(ㄔㄨㄤˊ)成為「疣」,作為肉瘤之稱。

 

接著看「其」,它的字義發展和「尤」如出一轍。甲骨文的「其」是象形字,描繪的是一種用細竹片或柳條編織成的器具,若有網眼,可用來篩米去糠;若編織緊密,幾乎沒有網眼,則掃地時可盛裝垃圾或塵土。換言之,「其」就是「箕」的本字,現代稱作「簸(ㄅㄛ)箕」、「畚箕」或「畚斗」。

 

如今「其」的用法已與本義無關,而均為假借義,通常當作代名詞的「他」、「這」、「那」;或是副詞的「大概」、「將要」、「難道」、「應該」;又或是連接詞的「如果」、「或是」;甚至是無義的助詞,如「尤其」、「極其」便是。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