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心花園】
大紅燈籠高高掛
我是風鈴花
大家好,我是風鈴花,也可以稱我「金鈴花」、「宮燈花」及「吊燈花」,或者還是叫我「燈籠花」更親切些;因花萼成闊鐘形,花瓣如瓦片層層排列,像極了古代的宮燈而得名。植物界裡可不只我這「一盞」,另有吊鐘花、裂瓣朱槿,其外號也都是燈籠花,我們算是一邊開花,一邊「照亮」大自然。
我來自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所以頗能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與環境,西元一九一○年被引進臺灣,從此足跡遍布全島,並在阿里山奮起湖及太平山地區「馴化」生長,亦即改變生長狀態,但不遺傳此變化給子代。我垂懸著橘紅色的花,似鈴又似燈,枝條柔軟且錯落有致,適合栽種於陽臺觀賞;外表俏麗討喜,莖皮可取纖維,加工編織為纜繩、麻袋,而花葉則可入藥,有活血祛瘀、疏筋通絡之效。
宋澤萊《等待燈籠花開時》,描述籬村裡一對不幸男女相愛的故事。森木身障,而秋子因出身遭受村人排擠,但日子長了,他們同病相憐,彼此包容、疼惜,兩人約定好燈籠花開時結婚,誰知森木卻在此時受了重傷;一次次命運的打擊,並未將兩人擊倒,他們依然站了起來,最終迎來三口之家的幸福。正如我的花語「堅強」,象徵不畏艱難的精神,無論遇見多困難的事情,都要懷抱信心去面對!
和風鈴花做朋友
常言:「歲月從不敗美人。」我就屬於花期較長的花兒,愈開愈好,盛花期從夏至秋,要是照顧妥當,幾乎可開上一整年的花。我喜歡溫暖及陽光充足處,且因枝葉、花梗嬌弱,千萬別放在風大的位置;還有,請以排水、透氣佳、偏酸性的土壤種植,若葉子發黃或根部發黑,要趕快調整酸鹼值。另外,我雖愛溼潤的環境,但別讓盆底積水,最好的方式是多往葉面噴水,切記一次不要噴灑太多喔!
為人點一盞燈
一直很喜歡詩人利玉芳的〈燈籠花〉,詩云:「燈籠花獨掛地上/點燃信心的煤油/一盞轉憂為喜/一盞轉平安為吉日/黑暗來臨時/總是想到綠籬上朵朵亮光。」其實詩中的主角是朱槿,但我感到與有榮焉,它好,或是我好,都是一樣地好。
花並不會發光,只以形色、芬芳豐富世界,或用自身的生命力與生存智慧啟發眾人,帶來希望,這就是植物「點燈」的方式。當我們為人提一盞燈,照亮他人,同時也光明了自己;但願人人都點一盞心燈,彼此以光相應,讓世間再無黑暗,唯愛與智慧長明。
一起來當綠手指 |
---|
澆水便利貼: 當土壤乾燥時,盆器與土壤間會產生縫隙。一旦在此時倒入大量的水,水會從縫隙流出,無法真正溼潤土壤。因此,澆水時得像沖手沖咖啡般,先緩緩繞一圈,靜待完全滲透後,再繞第二圈;請重複這個過程三至四次…… 資料來源: 《我想把植物養好》,許盛夏著,王品涵譯,2022年3月1日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