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47期

【旅讀視界】

歡迎光臨 不負相遇

跟著好書去旅行,邀請專家職人引路,
為我們拓展多元視野,看見世界的豐美。

書店、生活百貨、便利商店、麵包店、水果店、咖啡店、服飾店、花店……大街小巷有許多店家,一進門,往往會聽見店員向顧客說聲:「歡迎光臨!」使人感到親切愉快。

生活好伙伴 貼心服務

「店員」的職責包括維持店內整潔、安排商品展示、協尋商品、解答疑問、介紹產品特色、示範操作方法、處理交易及退換貨事宜、管理庫存等,使我們能夠購得適用、喜愛的產品。 而想要當個好店員,滿足顧客需求,實屬不易。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便利店人間》一書,如此描述便利商店店員的實務技能:「身體像是能夠自動讀取客人的每一個動作與視線,反射性地做出回應。耳朵和眼睛化為重要的偵測器,接收客人細微的行動及意志。留心避免過度觀察,惹人不快,依據所捕捉到的訊息俐落地行動。」正是這樣的貼心服務,使得店員不僅是商店員工,更成為我們生活的好伙伴!

 

人與書結緣 觸動心靈

而散發文藝氣息的書店店員,每天又做些什麼呢?

 

在香港黃國軒、鄭竣涵合著的《店量人生:書店店員與你的相遇時刻》一書中,兩位擔任書店店員的作者現身說法,諸如為讀者推薦適合書籍、善用展示架吸引讀者目光、替表面容易磨損的書籍加上塑膠封膜、書架與櫃底的日常整理、大量圖書裝箱的技巧、代客訂書、至中小學舉辦書展、推廣閱讀……工作內容著實十分繁雜。書中如此寫道:

 

書架與櫃底,是我在書店工作的時候,觸碰過最多的地方……關於書架的日常整理,首先需要處理的便是書的分類,一本書擁有各種不同的特性,若要將其歸於特定一類,其實並非想像中簡單……同一本書,在不同書店有著截然不同的分類……而我工作的書店,則主要是以書本內容作劃分……當主題清晰的書,放在同一個位置,便有種難以言喻的舒適感……書架的秩序在於書的分類,而當中最起碼的陳列原則,是讓店員同事知道擺放的位置,令我們協助客人時更加得心應手;但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建立一套規律與邏輯,讓每一個來到書店的客人,能夠很快找到想要的書,相信這才是更好的書店體驗。

 

作者秉持熱愛閱讀的初心,期待與每位顧客交流,因為每位顧客都是「帶著故事來買故事的人」,而且書和人會奇妙地相遇,無論是不期而遇、一期一會或後會有期,每次邂逅帶來的喜樂和憂傷,都如同書本的重量,沉甸甸地疊放在心頭。全書細數書店店員、顧客與書本之間不負相遇的小故事,觸動著每位愛書人。

│傳奇書店展風華│
  • 鼓舞文藝風氣的獨立書店:莎士比亞書店由西爾維婭‧畢奇創立,提攜了海明威等眾多文學創作者;西元一九五一年,喬治‧惠特曼延續此書店名稱重新經營,位於塞納河左岸、聖母院對面,不僅成為法國巴黎的文化地標、觀光景點,更被譽為全世界獨立書店標竿及最美書店之一。
     
  • 善用現代科技的古書店:位於英國倫敦的莎樂倫書店,成立於一七六一年,專營珍本古書與文物,經手過牛頓、狄更斯、邱吉爾、洛克等人的手稿,也是英國皇室欽定的書商。近年來,資深店員奧利佛‧達克賽爾以書店種種為素材,編寫出創意十足的故事,發表於現代的社群網站上,並結集為《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一書,成功吸引了平常難以觸及的閱讀族群。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