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經典故事】
不飲盜泉的孔夫子
讓經典不再晦澀難懂,讓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事,
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又一個歷史風景,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
經典故事
在一日辛勤奔波,感覺口乾舌燥時,往往只要一杯水,就能消除身體的渴、帶走疲累。但又渴又累的孔夫子,在遇見一口清澈沁涼的泉水時,卻不願意喝,還想盡快遠離,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口泉水,是盜賊所開鑿的,這些盜賊過去曾盤據在附近,專門搶劫旅人、商家財物,殺人不眨眼,所以這口泉水被取了「盜泉」這樣的惡名。
孔夫子知道,如果只為了自己的乾渴疲累而喝了盜泉,或是用這泉水來梳洗,他將會永遠愧對那些被盜賊奪去生命、財產的人,也辜負了長久堅持的仁義。
所以,孔夫子縱使口再渴、身再累,對於這來路不正的泉水,孔夫子連碰都不願意碰一下。 西漢的大學者劉向讀到這一個歷史故事時,曾經讚歎說:「孔夫子不坐擺放不端正的席子,寧願口渴也不願喝盜泉的水,就是因為連微小的細節都不輕忽,才能日積月累,涵養出如此剛正、高潔無瑕的操守啊!」
而孔夫子潔身自愛,寧願忍受乾渴折磨,也不願飲用盜泉的行為,不僅被世世代代的人們所讚揚傳誦,也成為人們所推崇的人格典範。
來學成語
口乾舌燥 覺得嘴巴乾燥口渴。
殺人不眨眼 形容人非常狠毒殘忍。
日積月累 逐日、逐月的長時間累積,比喻歷時遠久。
潔身自愛 修養自身,保持清白,不與人同流合汙。
世世代代 累世、累代,指每個世代。
原典欣賞
志士不飲盜之泉。
-《明聖經》
清高有志氣的人,寧可忍受乾渴,也不願飲用盜賊所挖掘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