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眾見證】
心寬路自寬 量大福自來
◎ 一聲誦永寧
《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口誦心而維,必得把善施。」誦經時,態度要虔誠恭敬,並以謙虛反省的心去思考、領悟經中要義,更必須將經書中勸人為善的道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長年篤信 恩主公的吳女士,每天早上都會恭誦《列聖寶經合冊》的經典,作為一天的開始。
她表示,所有為人處世的道理、人生的答案,盡在經典中,而在清晨誦經,心靈一片澄明祥和,更能體悟經文奧義。每部經書都帶給她深刻啟發,每次誦讀往往也有不同的體會,像是《呂帝心經》提醒她應時時反躬自省,用正向善念對治負面心態,著實獲益良多。
吳女士平日奉行正信義理,一路走來順遂平安,也經常為親友誦經祈福,身邊的人同樣獲得了 恩主公疼惜,她特別分享妹妹一家人蒙受福佑的故事。
不久前,她的妹婿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了大腸癌第四期,於是吳女士趕緊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為妹婿登記參加祭關限,並且恭請敬茶讓他飲用。妹婿持續接受治療,病情維持穩定,但生病後無法工作,必須仰賴妻女,心情極為低落;妹妹因為先生罹癌,一肩扛起家計重擔,心理、經濟壓力遽增;而外甥女大學畢業後則暫不求職,留在家裡照顧爸爸。
吳女士注意到,在疾病的陰影下,妹妹一家三口笑容變少了,家中氣氛也容易陷入低壓,為此不停思索:「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這一天,她在誦經時,突然福至心靈,想到了幫助妹妹一家人的適當辦法。她表示:「相信是恩主公為我『開智慧』,真的好感恩!」
她自行創業,經營一家小公司,平日工作十分忙碌,趁著這個機會請外甥女前來兼職,一來為自己分憂解勞,二來增加妹妹家的收入,三來外甥女能夠學習成長、拓展眼界,四來時間較為彈性,外甥女依然可在爸爸需要時隨侍在側,或是陪同就醫,可說是一舉數得。
「外甥女認真地幫我處理不少公務,日漸得心應手,愈來愈有自信,返家後也會和父母聊聊上班遇到的事,一家人有說有笑,家庭氛圍恢復已往的融洽,我看在眼裡,真的很為他們開心!」吳女士欣喜地說。 親近經典二十多年來,吳女士認為,聖神仙佛教示的義理,為我們指引了人生的正確方向,而且在讀誦的過程中靜下心來,很多事情就能看得透澈,或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議信眾不妨多多讀經、誦經,相信能啟發智慧,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創造平坦光明的人生運途。
◎ 由心造福沐聖恩
白女士說:「台北本宮宣講室的木匾『福由心造,禍在己為』,是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座右銘,而有幸成為恩主公的『腳手』,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報!」
多年前,白女士一完成學業,就從家鄉臺中遠赴臺北上班。她說:「初到異地,生活蠻艱難的,每當不順心的時候,我怕遠方的父母擔心,總是報喜不報憂,幸好有行天宮台北本宮這座清淨道場,我可以向恩主公傾訴職場上受到的委屈,以及對未來的迷惘,心情方能逐漸平靜下來,並且獲得面對挑戰的勇氣。」
承蒙 恩主公護佑,白女士逐漸掌握工作的訣竅,接著也順利結婚生子,日子過得安定美滿,臺北也從異鄉變成了第二故鄉。「這數十年來,無論遇到什麼難關,都能安然度過,因為 恩主公一直護佑著我們全家人,是我最大的靠山和精神支柱。」白女士如是說。
「四十多歲時,我加入行天宮公益志工的大家庭。」白女士娓娓訴說當志工的緣由:「我想多做善事,留一些福報給子女,願他們的人生都能順遂、平安,並且扶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報答 恩主公的護佑之恩。」
起初,她在關懷中心服務,協助家境清寒或遭逢變故的莘莘學子,得以安心地接受教育。她說:「許多孩子在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很大的磨難,讓我感到相當不捨,這也讓我『見苦知福』,更加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後來她轉往行天宮中山親子圖書館,陪伴學齡前兒童健康、快樂地長大,心中充滿無限喜悅。
最後,白女士表示:「今天我鼓足勇氣上臺,是為了完成九十三歲母親的心願,她希望讓更多人知道, 恩主公是多麼慈悲、多麼靈驗, 恩主公的恩情,我們會永遠牢牢記住。用我最虔誠的心,一生感謝 恩主公!」
◎ 心誠則靈
「 恩主公真的很疼惜我們,所以我這一生才能如此順遂平安,家庭也十分和樂美滿。」這是吳女士長年信仰 恩主公最誠摯的體悟。
吳女士曾在出國旅遊時,走著走著,不慎重重摔了一跤,當下倍感慌亂,只能在心底祈求 恩主公保佑,沒想到站起身來,竟然毫髮無傷,接下來的旅程也十分順利圓滿。
前一陣子,她想起在花蓮的房子,前往察看,果真已年久失修,不知該如何處理,於是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懇請 恩主公幫忙,過沒多久就遇到一位貴人,協助她清理、整修房子,如今已順利出租。
而她的孫子脊椎側彎,必須接受手術治療,她趕緊來到廟裡為他登記參加祭關限,結果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手術圓滿成功,孫子經過一段時日的休養,很快就重返生活常軌了。 細數 恩主公眷佑的點點滴滴,吳女士突然哽咽地表示:「 恩主公關照我們的事蹟太多太多了,只是我很慚愧,很多事情都需要 恩主公幫助,實在難以報答,千感恩,萬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