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經典故事】
志節崇高的 關聖帝君父子
讓經典不再晦澀難懂,讓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事,
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又一個歷史風景,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
經典故事
在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當時駐守在荊州的 關聖帝君,奉先主劉備的命令,揮軍北伐曹操,首先進攻位於荊州北部的樊城,希望能夠復興漢室。 當時駐守樊城的曹軍將領,因為戰況緊張,已經被圍城許多天了,他們著急地向曹操請求援軍。
於是,曹操派大將率領大軍援救樊城。沒想到突然漢水暴漲,水位竟然漲到五、六丈高, 關聖帝君雄才大略,乘勢率領水軍攻擊,活捉了曹軍的將領們,獲得投降的軍隊三萬人,取得重大勝利,威震華夏。
後來,曹操另外派出大將徐晃前往樊城援救,而且一邊盤算著要與孫權聯手,於是孫權背棄了曾與蜀漢共同抵抗曹操的同盟友誼,派出大將呂蒙偷襲荊州,由於防備不及,荊州不久便落入孫權手中,導致 關聖帝君腹背受敵,只好撤退到麥城。
關聖帝君被困在麥城,糧草逐漸用盡,只能力拚突圍,希望回到根據地益州,但是卻不幸在途中被呂蒙的伏兵抓住。
在這個危難的時刻,孫權派人來勸 關聖帝君投降, 關聖帝君卻嚴辭拒絕:「我本來只是一個習武的人,承蒙大哥以手足情義相待,我怎麼可以背棄忠義投靠敵軍?如今城已被攻破,只有一死才能表明我的志節。就像玉石雖然破碎了,但並不會改變它潔白的本色;竹子就算被焚燒了,也不會損毀它堅貞的節操;身軀雖然會殞落,但名聲卻可以留於青史,永遠不會消失。」
最後 關聖帝君寧死不屈,與關聖太子平一同為蜀漢蒙難昇天。
來學成語
雄才大略 傑出的才能和謀略。
腹背受敵 前、後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寧死不屈 意志堅定,寧願犧牲生命,也不屈服。
原典欣賞
吞吳為漢超昇。
-《明聖經》
關聖帝君留守荊州時,原本想要協助劉先主備滅魏併吳,匡復漢室,不幸卻被東吳呂蒙的伏兵所襲,孫權雖極力勸降, 關聖帝君仍秉持「竹可焚,不可改其節」的操守,與關聖太子平雙雙為漢朝蒙難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