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期

【明心寶鑑】

行天宮寶經-經文精選

   明心小故事   

 

隋朝有位賢者,名為公孫景茂,他一生為官清廉,且具有一顆慈悲憐憫之心,經常自掏腰包,幫助遭遇困難或危險的人,深受百姓景仰與欽佩,是舉國聞名的大善人。

 

扶傾濟弱,樂善好施
 

公孫景茂自幼天資聰穎,年少時勤於研讀經史百家,凡書無所不讀,享有「書庫」的美譽。後來,他被推舉為「孝廉」,經考試合格後,受徵召擔任官職,而無論是在地方或中央為官,都很認真勤奮,頗有建樹;尤其在「禮儀制度」的建立上,公孫景茂更是貢獻良多。

 

有一年,公孫景茂在河南息州擔任刺史,有支部隊途經當地,軍中米糧短缺,士兵早已飢腸轆轆,加上歷經長途跋涉,有的因水土不服生了病,有些甚至連走都走不動了。公孫景茂非常不捨,於是拿出自己的俸祿,買米煮粥、熬製湯藥,經過細心照料,這些士兵終於恢復元氣。

 

公孫景茂默默付出、不願聲張,但這些受到幫助的士兵十分感恩,依然將他的善行義舉傳揚出去,使他不僅聞名於鄉里,就連隋文帝都對此讚不絕口,並給予獎勵,還詔告全國,希望世人都能學習效法這樣的精神。

 

長年在地方當官的公孫景茂,秉持濟弱扶傾的仁愛之心治理百姓,善待每一個子民。平日,他時常獨自騎著馬,親自巡視訪查管轄區域,若是發現鰥寡孤獨者,或是貧病交迫之人,他會用個人薪餉為對方添購食物或日常用品,盡力幫助他們度過危難。

 

除此之外,公孫景茂也會觀察百姓的工作態度與德行。若是具有良善品行,如勤勉、孝順、持家有度的人,他會在鄉里集會時公開表揚。但遇到懶惰、不務正業的人,他則會私下加以訓誨教導,絕不張揚他們的過錯,讓他們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不出幾年,公孫景茂治理的地方就變得井井有條,人人注重仁愛信義,凡事謙恭禮讓、互助合作,百姓安居樂業,他也因而有了「良牧」之讚譽。

 

公孫景茂一生為國為民,八十七歲於任內過世,從各地前來悼念的官員和百姓,有數千人之多,顯見他在人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公孫景茂所到之處不但施行德政,見人有急難,不分男女老幼,皆全力相助、救人於水火中,也以身教影響世人一同為善,因而能名列史冊,足為後世效法學習之典範。

   寶鑑照心田   

當人突遭危困之時,定然十分無助與徬徨,我們若能及時伸出援手,給予他人勇氣與希望,相信這股互助的正能量,就能助人脫離泥淖、大步向前邁進,人人平安喜樂,社會充滿溫暖與祥和。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