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期

【聖心鐫詠】

行天宮三宮楹聯巡禮(卅五)

關塞固東南,俎豆馨香酬帝力;

聖神備文武,春秋褒貶正人心。

【語譯】 

關聖帝君的神威如同堅實堡壘,護衛東南海外的寶島臺灣根基穩固、繁榮發展,信眾到行天宮敬拜時,皆以虔誠的道德心香祝禱,感恩 關聖帝君的慈悲護佑;

關聖帝君為聖為神,文武兼備,更以身行言教發揚春秋大義,以褒貶是非善惡、匡正人心,期能恢復淳厚善良的社會風氣。
 

【註釋】 


一 關塞:即關隘,險隘之地,築關立塞以備防守。北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卷九百八十四:「廣闢邊境,嚴治關塞,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


二 俎豆:俎是盛放牲醴的矮桌,豆是盛裝食物的高腳碗,皆是祭拜神明、祖先時使用的禮器,引申為祭祀。《禮記.鄉飲酒禮》:「仁義接,賓主有事,俎豆有數曰聖。

  馨香:祭祀用的香品,此指 玄空師父倡導的「道德心香」,即修養道德所散發的清淨氣息。《國語.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酬:答謝。元代姚燧《牧庵集.重建南泉山大慈化襌寺碑》:「日夕祝釐,上酬帝力,下昭祖德者。

  帝力:帝王的作為,此處指 關聖帝君的聖恩德佑。唐代張嘉貞〈北嶽恆山碑銘〉:「皇極帝力,神道助直人。


三 褒貶:褒為讚賞獎勉,貶為指出缺失、予以譴責,此指 關聖帝君會正確地評判世人的是非、對錯、得失,進而獎善懲惡。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威德所生》:「《春秋》采善不遺小,掇惡不遺大……以是非、正理以褒貶。

【賞析】 


本楹聯書體為篆書,行筆婉轉流暢,線條勻整溫潤,圓秀細勁。

 

此聯為隔句對楹聯,上、下聯首分別嵌入「關」、「聖」二字,點明行天宮主神為 「關聖帝君」。 上、下聯的末句皆運用轉品修辭,上聯「馨」、「香」本皆為形容詞,指氣味芬芳,此處轉品為名詞,強調禮敬神明,要涵養 玄空師父殷切強調的「道德心香」,即落實 關聖帝君在《玄靈玉皇寶經》的勉勵,做到「如子平反,自知舉直錯枉,以後掃清宇臭,走電塵毫」,掃除偏邪的欲念妄心,方能心誠則靈;下聯的「褒」、「貶」原本都是動詞,此處則轉品為名詞,讚歎 關聖帝君秉持《明聖經》所言的「春秋丈夫志」,因而能發揮《春秋》法天理、正人倫的大義,實現「善者記錄加官爵,惡者遭殃絕子孫」的公正褒貶,貞定是非對錯的判準,讓世人明白因果報應不曾爽失,在神明降賜福禍之前,就要即時反躬自省、斷惡修善,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坦蕩正直、俯仰無愧,相信就能以人心體證天心,活出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楹聯撰書者介紹

宗孝枕(1891~1979) 字敬之,別署觀魚廬主人,江蘇如皋人。

日本法政大學畢業。工書法、善詩文,並精研古典文學。早年書法遠宗二王楷書,後習小篆,臨摹嶧山石碑逾兩百回,功力之深、用功之勤,為學者所推重。生平不樂仕進,樸素自持。來臺後,歷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教授、總統府參議等職,並撰寫《述篆》、《楷法》、《書法十二講》、《寫字方法》等書以推廣書法教育。另有《觀魚廬稿》、《南溟雜稿》、《秦關鴻雪》等詩文集傳世。

楹聯小百科 字字有出處,言外有深意的「成語」修辭

詩詞、楹聯時常使用「成語」這類有出處、以四言為主的固定詞組,並取用其中的引申或比喻意涵,以達到節省文詞、擴充意義的效果,如上聯以統稱祭祀用禮器與焚香的成語「俎豆馨香」,取其引申義「敬拜」,頌揚 關聖帝君神威廣大,護佑之功、靈感之應昭彰,因而能感化世人修養道德的心香,並時時虔誠禮敬、行善助人,期能回報 關聖帝君的深恩德澤!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