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期

【明心寶鑑】

行天宮寶經-經文精選

   明心小故事   

 

李士謙,生於南北朝的世家子弟,雖然家境富裕,但自奉儉約,對待鄰里、親朋寬厚仁慈,扶貧濟困為善不欲人知;在地方樂善好施三十年,過世時鄉民萬餘人為他送行。李士謙後代子孫賢良發達,世人認為都是他積德行善的果報。

 

用德行感化親族 以仁心濟助鄉里
 

年幼時即喪父的李士謙,非常孝順母親,在母親過世後,他辭官為母守喪三年;期滿,不追求仕途,而是將所有的房舍捐作寺院,只為自己留下一間小小的住所,專心讀書,研究天文知識,過著簡樸自在的閒適生活。

 

雖然李士謙自己長年茹素,當有親戚朋友來訪時,他仍會尊重客人的飲食習慣備餐,不會勉強客人不能吃肉飲酒;但對於親友在聚會時,高聲喧譁、過度鋪張浪費,他也會適時機會教育守禮節儉之道。

 

有次在春、秋兩季祭祀土地神時,眾人相聚在李士謙家,他親自恭敬地擺好黍米(即黃米),接著才送上豐盛的酒菜。他對大家說:「孔夫子曾稱讚黍米是五穀之長,荀子也說吃飯應先吃黍米或小米。既然是古人所推崇的食物,我們又如何能輕忽呢?」李士謙這番誠懇婉轉的規勸,族人深深感受到自身的淺薄,從此效法李士謙,更加敬重食糧、愛惜資源。

 

家產豐厚的李士謙,依然穿著布衣舊衫、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但只要聽聞親朋鄰里有苦有難,總是慷慨解囊,扶貧濟困從不躊躇。像是鄰里有人無錢安葬,便立刻協助處理;有次,鄉內有兩兄弟為了爭家產而鬧得不可開交,他知道後,自掏腰包補貼給分得少的那一人,李士謙的大方無私讓兄弟倆很慚愧,相互退讓財產,從此不再斤斤計較,能和樂相處。

 

某年地方大旱,穀糧顆粒無收,李士謙二話不說便將家中的存穀數萬石,全數借給即將斷炊的人家。沒想到第二年,農收還是不見起色,先前借穀的鄰居紛紛來到李士謙家中致歉,李士謙不僅沒有要鄰人償還欠穀,反而還招待他們用餐,並當場將借據都燒掉,寬慰大家說:「這些穀物是我家多餘的糧食,原本就是用來賑災,不是為了求利的;債務已了結,請大家不必再耿耿於懷。」又過了一年,農民的辛勤耕作終於有了大豐收,鄉民紛紛趕來歸還穀糧,李士謙都辭謝不收,他的不求回報與仁心善行令大家敬佩不已。

 

還有一年發生嚴重的饑荒,許多人因此喪命,李士謙傾盡家產,僱人煮粥救濟饑民,也為往生者處理後事;隔年,他又命人去採買許多糧種,分送給窮困的農家,因此救活了數以萬計的人。

 

曾有人對李士謙說:「您做了這麼多好事,一定累積了很多的陰德。」李士謙笑著回答:「所謂陰德,應該要像耳鳴一樣,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聽不到的。而我做的事,您已經都知道了,如此又怎麼算得上是陰德呢?」

 

李士謙勤儉自持,以良好的言行舉止啟迪親族,善巧引導他們改過遷善,又發揮潛移默化的效用,可謂用心良苦。而在鄉里遭逢困難時,他為善不欲人知,且不求任何回報,如此寬厚慈悲的心念,即是人間無私的愛。

   寶鑑照心田   

人類是生命共同體,彼此之間息息相關。

將資源分享給更需要的人,多同理他人的處境,懂得善巧體貼與成全,既圓滿了對方的生命,也能讓自己擁有幸福、和樂的人際關係;並引動善的漣漪,為社會增添更多溫暖良善。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