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期

潤心法雨

《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
今譯今註
(卅三)

【語譯】 

有些人非但不能效法古代聖賢仙佛良善的言行品德與處世的智慧精神,反而喜愛製造禍害,讓後代世人承擔嚴重的後果。

【註解】 

一 效善:效法善行、美德與智慧。

  前人:以前的人,此處專指古代聖賢仙佛。
 

二 遺害:遺留或造成禍患、災害。

【說明】

玄穹高上帝對於現今世人,寧願輕忽先賢所留下的嘉言懿行,也不願以古德濟世安民的精神為表率,最後釀成遺留後代的毒害,感到悲痛與惋惜。

 

堅定善性,不起禍害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擁有善良的心性,但為什麼有些人自甘墮落,做出種種下流、卑劣的惡行?原因就是他們受到「貪、瞋、癡、慢、疑」的誘惑,忘卻根本,泯滅良心,使人生偏離正道,走向萬劫不復的邪路。

 

例如在現今社會,有些無良商人為了貪取更多的利潤,不顧消費者權益,漠視產品安全規定,偽造標籤內的成分、產地等資訊;或將次級劣質品充當高價品販售;更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捏造不實的檢驗數據,欺騙大眾。

 

這些失德商人被奸邪的念頭蒙蔽良心,犯下殺生害命、危害他人的「身業」、枉顧良善本性、企業道義的「心業」、以及妄語說謊、惡意欺騙的「口業」。諸如此類的狡詐手段,除了觸犯法律,必須面對巨額賠償及牢獄之災的慘痛代價;也嚴重危害人民健康,造成家庭破碎、骨肉分離;更引起大眾陷入民生恐慌,面臨社會成本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即使受到應得的懲罰,在良心的譴責下,他們終其一生,也仍然難以獲得真正的喜樂平靜。

 

所以我們做人立身處世的原則,不該屈服於欲望的牽動、引誘,將聖賢神佛的教誨視如草芥,不屑一顧;或是為了功績、利益,甘願背棄道德、失去節操,鑄下欺詐虛偽的罪孽。一旦覺察到內心生起不良的念頭,就要盡速斷除、懺悔、改正,切莫猶豫不決或得過且過。否則,當自私自利成為一種習慣,人與人之間也會充滿猜疑與算計,最終導致社會變得更加黑暗混亂,刀兵災劫禍延子孫的遺害。

效善前人,流芳百代
 

行天宮台北本宮右山門的石壁,鐫刻了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的〈正氣歌〉。這篇流傳千古的詩歌,除了讚揚十二位名垂青史,能夠堅守崇德、不屈不撓的忠臣義士,歌頌他們的壯烈精神,也表露出文天祥因為效法古人,善養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讓他即使身處逆境,仍能秉持安泰自若的堅決意志,度過刑罰折磨和官祿利誘的身心考驗。

 

這樣的氣節,也展現於文天祥從容就義前,所留下的遺書,其云:「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意思是,閱讀聖賢留傳的經典書籍,要學習居仁由義的道理,內懷仁愛之心,行事遵守義理。從今以後,才可以無愧於心。

 

文天祥因為記取古聖先賢的德惠,不斷涵養體內的正氣,才得以成仁取義,以忠烈之名被後世萬民傳頌。

 

聖賢神明的處事智慧,能夠幫助我們辨是非、明道理、知人事、懂人情,只要我們學習前人「盡義」、「至仁」的賢德風範,將這些教誨與提醒,作為言行應對的準則,那麼,就算身處複雜的環境,面對種種挑戰與考驗,我們依然能夠恆持善念,心志無所動搖。

 

相信在道德正氣的涵養中,我們的身心靈也會愈來愈清靜,獲得真正的幸福。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