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期

【小物大器】

古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

古箏,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別名漢箏、秦箏、瑤箏、小瑟。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由箏首、箏尾、琴弦、面板、調音盒、前岳山及後岳山組成,「雁柱」可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需戴義甲片彈奏;其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知名箏曲有〈廣陵散〉、〈漁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

彈箏亦談古
 

箏最初作為軍樂,箏聲起,兵器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箏便流行於陝西、甘肅一帶,當時還是竹製、五弦,類似「筑」的外形。有秦朝蒙恬造箏的傳說,而李斯〈諫逐客書〉曰:「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乎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生動描述了民間箏歌的畫面,於是箏亦稱「秦箏」。

 

關於箏的名稱,一說狀擬樂音錚錚,另一說秦國有樂器「瑟」,名樂師宛無義教導兩個女兒彈瑟,但女兒互不相讓,硬是把二十五弦的瑟扯破,一邊十三弦,一邊十二弦;樂師意外發現這樣的聲音更好聽,就將「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命名為「箏」。古代文獻裡,亦不乏兄弟相爭、父子相爭,破瑟為箏的紀錄;箏弦數目漸次增加,由最初的五弦一路發展,至今最常見的是二十一弦,材質也由絲弦、銅弦、鋼弦,變成現代的尼龍弦。

 

三國時期,古箏的材質已由竹製轉為木質;南北朝時十二弦古箏傳入朝鮮,推動了當地十二弦伽耶琴問世;至唐宋,古箏發展空前繁榮,同時涉足俗樂和雅樂,也在此時傳至日本,當地人稱箏為Koto(勾托);到了元明清時期,古箏被廣泛應用於民間的說唱藝術中,只可惜藝人皆口耳相傳,許多重要的箏譜未能流傳於後世。

箏與不爭
 

崔樂貞〈音樂與哲思的對話:箏樂藝術的哲學性探究〉言,音樂三要素為曲調、節奏、和聲,缺一不可,而中國樂器卻如水墨畫般,從每個點看都有其意境和審美趣味,且「一音一世界」,每個音能自足,還能承先啟後,也融入於整首曲子。尤其是古箏「一弦一柱」的構造,右弦發聲,左邊的弦托韻;韻者,是微幅的震動,一實一虛搭配,形成多層次音響,餘韻無窮,更有「弦外之音」的效果。一首箏曲,既展現音韻和諧之美,也臻天人合一的圓融之境。

 

箏聲是一方寧靜的天地,一箏、一譜、一人,彈奏的是生命樂章,名為箏,其實不爭,在一揉、一撥間物我兩忘,天地都是知音。

曲有誤 周郎顧

 

相傳唐朝大曆年間十大才子之一的李端,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他和當朝駙馬郭曖是知心好友;郭曖有個善於彈箏的婢女,名叫鏡兒,李端十分仰慕她,卻不敢直說。

 

有一回,郭曖在府中宴客,同樣由鏡兒彈箏助興,李端與她以眼神交會,傳遞心意,鏡兒羞赧地低下頭,還誤撥了箏弦;郭曖看出好友的意思,便打趣李端,只要他能以此情此景寫出一首好詩,就將鏡兒許配給李端。

 

李端本是即興賦詩的能手,他看著鏡兒美麗的臉龐,隨口吟道:「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他化用周瑜的典故,描寫少女故意彈錯箏,吸引心上人的細膩心情;郭曖本就有意成全,當即將鏡兒許配給李端,成就了一段佳話。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