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34期

【植心花園】

愈衍愈裂 龜背芋

我是龜背芋


大家好,我是龜背芋。原來住在美洲的熱帶雨林區,大約是西元一九七○年來到臺灣,別名「龜背竹」,最大特徵是葉面上的不規則羽裂,華人認為似龜殼,有健康長壽之寓意,西方人則稱我為「瑞士乳酪」;也由於我的花序成串像玉米,果實有鳳梨氣味,口感像香蕉,又稱為「鳳梨蕉」、「蓬萊蕉」,而我那發達的氣生根如同電線,還會向上蔓生,所以也有人稱呼我為「電信蘭」或「電線蘭」。

 

我的屬名「Monstera」,字源是拉丁語中的「怪物」,大概是因為葉片大、有孔洞,而莖、葉及汁液還有毒,若誤食了會產生口腔刺激或嘔吐現象,沖洗後請趕緊就醫,放心,雖帶有過量毒性,但並非劇毒。另外,大家都說我充滿「異國風情」,加上能降低二氧化碳,因此常應用於花藝或布置,至於我為什麼開裂呢?有人說如此能讓葉片變得更大,有助於吸收陽光,耐強風雨打,又能以更少的能量生產葉片,特別適合雨林生活,不過至今還沒有標準答案。再者,裂葉是我的健康指標,我無法「說裂就裂」,得等植株成熟、晒夠陽光才行。

 

除了常見的品種外,在我的家族裡,最可愛的當屬「窗孔龜背芋」,它的孔洞深受大眾喜愛,甚至暱稱為「洞洞龜背芋」;而「斑葉龜背芋」則價格不菲,自然形成的斑紋,是其稀有的特色,加上生長緩慢,令人 格外疼惜,並細心照顧。
 

和龜背芋做朋友


我能耐陰,但需要明亮散射光才長得漂亮,建議置於通風的窗邊,避免直射光,否則容易「晒傷」,導致葉片發黃、發捲,沒精神地下垂;澆水的原則是「土乾再澆」,且每次澆水得「澆透」;此外,若氣溫低於攝氏十五度,請讓我在室內避寒。大葉子最會堆積落塵,要定期以溼布擦拭葉面及葉背,好讓我順利進行光合作用,也可避免蟲害;我的植株較龐大,應先規畫足夠的擺放空間,或定期修剪枝葉,保持我的「穠纖合度」。

裂縫有光


報紙上有篇小品文,寫道:「某夜聽見床邊那株龜背芋張開新葉『啵』的聲音,宛如親睹新宇宙裂爆誕生般欣喜若狂。」竟有人如此細心,能聽見花葉之聲,也讓我更篤定地相信,生命一定是有力量的。

 

從前人說我長得「可怕」,但我認為那叫「有型」;如今有這麼多人喜歡我,我也不曾忘記自己是誰。裂痕、孔洞或是斑紋,看似是缺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獨特」,我的裂痕不是傷口,而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各種風格都有一片天,只要自信地展現,那就是最美好的樣子。 我會繼續成長,以自在的方式,徐徐開展「心宇宙」,你也是喔!

一起來當綠手指

 

植物晒傷(又稱「日燒」)會留下無法復原的斑紋,預防晒傷,一是進行位移,將怕晒的植物移到牆邊或樹蔭下,二是進行遮光保護,搭設遮光網或遮光屏。如果已經晒傷,斟酌將受傷的葉片剪掉,以促進生長新葉,適應光線;購買植物時,也要留意植物原本的環境,若是原來就放在戶外,買回來就可以種在庭院或屋頂。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