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32期

【按名索驥】

地名與天氣

氣候變化,在地人感受甚深,因此「風、雨、雲、霧」等標示氣候的字眼,往往也成為移民為聚落命名的依據之一。

 

大名鼎鼎-恆春
 

屏東縣恆春鎮,位於南回歸線以南,舊稱「瑯嶠」、「琅

雲霧繚繞 風雨同行
 

有天氣元素的地名不少,如雲林取「雲霧和森林」的景象為名,然清光緒年間設置的「雲林縣」,包括了現今的南投和雲林,所以,這其實是南投縣竹山鎮的地景。而臺中市的「霧峰區」,原名「阿罩霧」,是原住民族阿罩霧社(Ataabu)居地,清朝時以「霧峰」為其雅稱,另一說是因當地長年雲霧繚繞。而淡水古稱「滬尾」,其中一說是北部多雨,但常常下到淡水就止住了,故閩南語稱「雨尾」。

 

電影《風櫃來的人》以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的小漁村為背景,敘說青春的苦悶與狂熱。風櫃,舊稱「風櫃尾」,因海浪長年衝擊,形成狹長的海蝕洞穴,漲、退潮時會發出如鼓風箱的聲音而得名。至於南投縣的「風櫃斗」,據說是因山風和谷風經過風櫃斗山與陳有蘭溪間,而熱氣流沿著陳有蘭溪而上,造成谷風由山下向山上吹拂。

天有風雲地有情
 

氣候影響了產業,以及生活方式,成為在地人的一部分,比如身在「雨都」的基隆人,總不忘備傘和雨鞋,而住在「風城」的新竹人,知道九降風起時,帶傘和梳頭髮都是枉然。天雖有不測風雲,庶民日常卻還在繼續,地名和歌謠一樣,仍為我們傳頌著有溫度的故事,一字一句,思想起。 

冷暖自知的地名

  • 暖暖:位於基隆市,名為暖暖,但北部多雨,其 實溫度不算高。根據基隆市暖暖區公所的說法, 此地名是以凱達格蘭族「那那」社諧音而來。
     
  • 白冷:地處臺中市和平區,一說日治時期,此地 為泰雅族原住民的居住地「白冷社」,另一說, 是因為連白天也很冷,故得其名。沿途還會經過 「中冷」、「裡冷」呢!
     
  • 雙冬: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冬」非季節,而是「年冬收成」之意,昔日雙冬地區有水利之便,一年可收穫二次。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