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32期

【樂活慢行】

萬物靜觀皆自得 興福寮步道

興福寮步道是昔日北投與三芝北新庄的聯絡通道,沿著大屯山系興建而成石階路,如今是民眾健行的好去處,被列為「臺北大縱走」北段,下接忠義山、貴子坑步道,上接向天池,再往北可到二子坪,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從北投稻香路到小坪頂,經過蜿蜒小徑,來到興福寮步道登山口,由此上行到向天池,步道全長約一千六百公尺,以一般人的腳程,大約需要七十到八十分鐘即可走完全程。根據山友計算,石梯共有一千八百九十階。

興福寮步道是昔日北投與三芝北新庄的聯絡通道,沿著大屯山系興建而成石階路,如今是民眾健行的好去處,被列為「臺北大縱走」北段,下接忠義山、貴子坑步道,上接向天池,再往北可到二子坪,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從北投稻香路到小坪頂,經過蜿蜒小徑,來到興福寮步道登山口,由此上行到向天池,步道全長約一千六百公尺,以一般人的腳程,大約需要七十到八十分鐘即可走完全程。根據山友計算,石梯共有一千八百九十階。

 

仔細看,靜靜聽

興福寮步道名聲不算響亮,但往來的旅客其實不少。山路蜿蜒中,總會在深處偶遇山友,擦身而過之際,彼此點頭微笑,互道一聲「你好」,茫茫人海,在此萍水相逢,自是有緣,相逢又何必曾相識?

 

走在步道上,舉目四望都是滿滿的綠,清涼的風徐徐吹來,倒也有遠離塵囂的酣暢清新。沒有人車的嘈雜喧譁,卻有萬鳥爭鳴的熱鬧。春夏之交,只要有樹林的地方,就一定可以聽見五色鳥「嘓嘓」的鳴叫聲。紅嘴黑鵯則在春、夏季,大批在山林裡繁殖,與五色鳥數量不相上下。樹林下層則多為畫眉鳥類,其中以山紅頭、繡眼畫眉與小彎嘴畫眉為大宗。而平地常見的白頭翁、綠繡眼,則多見於森林邊緣的開闊環境。閉上眼睛,聆聽此起彼落的鳥鳴聲,足以比擬國家音樂廳的豪華環繞音效。

 

一路林蔭茂密,沒有遼闊的視野展望,那就低頭看看吧。由於環境水氣充足,步道周邊的樹木、岩石、土壤上,都生長了許多小而精美的真菌、蕨類和蕈類。可別看它們不起眼,這些小東西的存在,重要性可不比樹木來得低。它們的歷史比人類還古老,有些甚至在恐龍誕生前就存在於地球。有了它們,石頭才能夠崩解成土。真菌的根則能深入地底,與樹根產生共生關係。一路上可以看見猴板凳、平菇、傘菇、南方靈芝、大灰苔、地衣、泥炭苔、鞭蘚、羽蘚……在觀賞苔蘚和菇類時,應注意安全,且不任意刮取或挖採苔蘚、攀折植物,以減低對生態環境的衝擊,也避免發生中毒的危險。遠觀即可,不可褻玩焉。

陪自己走一段
 

但面對漫長的旅途,每一個腳步還是要由自己向前跨出。走累了、腳痠了,同行的夥伴也只能在一旁加油打氣,這才明白真正能陪伴自己的人,最後也只有自己。因此,別怕走得太慢而落單,也不要因追趕別人的腳步而氣喘吁吁。請靜下心來,聽聽自己的呼吸聲,感受肌肉的收縮、血液的脈動,讓身體告訴你,應該怎麼繼續向前走。

 

連續階梯上行,對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是對體力的一大挑戰。首先要做到的是:別急。這不是比賽,也不是趕時間,我們要做的,就只是一步一步走。首先,我們跨出右腳,登上一階,左腳再跟著上來,站定後再往下一階。只要不斷這樣做就行了。

 

行進時,掌握自己能夠承受的速度,覺得心跳過快、喘不過來時,那就再慢一點。如果覺得腳痠了,那就停下來休息一下。口乾了,可以用少許的水潤喉。建議是喝一小口水,不要急著吞下去,讓水在口腔裡慢慢浸潤,默數到十,再吞下去。不要一口氣喝太多,如此反而會讓體力流失得更快。走走停停,用最舒適的方式來行進,在擺脫自己身體的不適感,漸漸感到暢順後,再增快行進速度與增長行進時間。
 

悠悠向天池
 

一路停停看看,不覺已走完步道,「一八九○階」的字樣就寫在石階上,標高海拔八八一公尺。爬過緩坡,豁然開朗,向天池已在眼前。向天池整體山形呈漏斗狀,原本就是一個火山口,經過數百萬年的休眠,如今僅存一片荒蕪。向天池直徑約有八十公尺,長滿低矮的草生植物。平常乾涸無水,每當下雨後積水成池,積水深度可達五公尺深。池底土壤滲水性高,池水消退的速度相當快,經常雨後不久就恢復草原景觀。

 

在這樣極端的環境變化下,向天池孕育出「蚌蟲」和「湖沼枝額蟲」等獨特的生物。這些甲殼類生物,在降雨後不久即開始孵化成長,並在幾週內產卵;產下的卵在池水消退後,能休眠數月至數年之久,直到下次大雨降臨,才會再次孵化,展開新的生命循環。

 

連日晴朗,向天池已呈乾涸。佇立在池心,燈心草及不知名的粉紅小花,隨風搖曳飛舞,美不勝收。撫摸土壤,微溫的觸感,不知道能量是來自太陽,還是來自地底呢?尚有餘力的山友,可再往向天山、二子坪前進,兩處皆可俯覽壯闊山景,再搭公車下山。如果體力已耗盡,稍作休憩後按原路下山,下次再挑戰吧!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