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32期

潤心法雨】《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
今譯今註
(廿九)

【語譯】 

各行各業中,品性不良的不肖分子,常常做出泯滅良心的惡事。

有些朝廷官員及其家屬,或是家境富裕之人,屢屢做出觸犯法律條文的行為。

【註解】 

一 九流:指先秦至漢初的九大學術流派,分別為儒、墨、道、法、名、陰陽、縱橫、雜、農等九家。

  三教九流:原是對各種宗教、學術等流派的統稱,之後大多用來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


二 喪心:失掉本心、泯滅良心。


三 宦家:享有官位、俸祿的家族。


四 悖:違背。

  條:條目,此處指法律條文。

【說明】

在本段經文, 玄穹高上帝以「三教九流」、「宦家富室」等各行各業為例,感嘆這世上,喪盡天良、違法亂紀的人,處處可見。

不安本分,盡是喪心悖律
 

社會能夠穩定及進步,人心能夠安定,在於每個人都要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但是,如果有人具備優秀的能力、法定的職權,卻運用在滿足自己的貪欲,為非作歹,牟取非分之物,所造成的影響及傷害,不會只限於身邊的人,就連社會上的其他人群也會受到波及。

 

像是身為官員,若不關心國事、不在乎人民,一心只牽掛自己的官位、俸祿,甚至知法玩法、隻手遮天,那麼又該如何規勸人民奉公守法?民間風氣又怎會端正善良?

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如果失去職業道德,違反職場倫理,為了私利而背信棄義,人與人之間又怎能彼此信任?

 

富貴之家的人,若是利用錢財,或是仗著權勢,便為所欲為、欺壓他人,甚至逃避法律的約束,社會又怎能維持和諧與安寧?

不違情理,端正舉止言行
 

無論在哪裡、做什麼事,做人都要堅持道德,做事都要合乎義理,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玄空師父以蓋房子為比喻,開示「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人道八德,就是立身處世的地基,地基必須先疊好,人生才能平穩踏實。 例如為官者應該秉持誠實清廉,以人民福祉為優先,時時傾聽人民的聲音,確保公共資源能如實照顧到需要的人民身上,進而達成上行下效的成果。

 

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應該以誠信正直的心,履行職務責任,不因私利、貪欲,就出賣公司機密隱私。

 

富貴之家的人,應該善用財富權勢來幫助弱勢族群,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人情的溫暖,促進社會和諧與人類文明的進步。 倘若人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與明辨是非的智慧,就不會利用自己的職業、身分,做出「喪心之事」,犯下「悖律之條」;而是能夠做到《救劫經》勸勉世人的:「守分為良,萬民各安其業。」就算無法大富大貴,依然能過得知足常樂、心安理得,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能夠保持真誠、和睦,讓社會可以發展得愈加平穩順遂。

 

不昧良心,善盡職務責任
 

此外,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與這個世界密不可分。各行各業要求的技術領域不同,但不論職業項目再多變,只要是合法、正當,就沒有尊卑貴賤之分,能夠在職務上認真盡責、循規蹈矩的人,都值得受人敬重與信賴。而且無論每個人的身分是什麼,都有資格,也都有義務扛起社會的責任。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全力完成分內之事,更要時常思考如何為大眾提供幫助。《岳武穆王敦倫真經》有言:「獨善具兼善。」勉勵世人不能只有「獨善其身」的想法,而要胸懷「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信念。只要是能夠利益社會大眾的好事,那麼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就應積極為眾人謀求幸福。當每個人都能為這片家園多付出一點,點點滴滴所匯聚的正向力量就能夠常保人心安定,實現祥和社會的願景,創造圓滿的人間淨土。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