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期

【專題企畫】

同理對話

將心比心,人間更溫馨  —行天宮平安心語
 

當我們與他人相處,正向對話能產生有益的互動與連結。不過,該如何根據當下的情境、對象,並藉由合宜的語言,心平氣和地表達自我,同時也能理解對方的感受或思緒呢?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某一天,端木賜(字子貢)向老師孔夫子請教:「有哪一個字是可以讓人終身奉行的呢?」於是孔夫子回答:「應該就是『恕』這個字吧!換句話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恕即如心,意思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所以自己不喜歡、不想要的事物,就別加諸他人身上。這樣的概念放在今日,便是「換位思考」、「共情」,也就是「同理心」。

 

當我們有了同理心,比較能易地而處,想像得到對方的遭遇,體會得到對方的心情,並進一步順應當時的境況,說出合情合理的話,讓聽者不會感到不舒服。同理心是人類社交生活的重要一環,然而,同理心要怎麼培養?又要如何學習,才可以練就良好的「同理心對話」,與對方搭起一座溝通無礙的橋梁呢?

放下-拋開成見與立場
 

人類原本生活於大自然中,掠食者的出現及環境的變化,使得我們習慣以既成的概念來判斷眼前的狀況,以求自保。然而過往的經驗或許可以參考,卻未必是不變的法則。由於我們不自覺設定了對方「應該」是什麼狀態,因此經常忽略了:事實上這不一定是他的真正模樣。

 

在《列子說符》中就有一則故事:有個人掉了一把斧頭,便懷疑是被鄰居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覺得對方的言行舉止愈看愈像竊賊;後來他找到了遺失的斧頭,再遇見鄰居之子,就看起來一點也不像竊賊了。

 

鄰居之子未變,但為何遺失斧頭者的感受不同?主要是他的主觀意識預設了對方的行為,這就是「臆測」。「臆測」經常來自於個人的喜惡、成見或立場,而非依據客觀的事實。所以要培養同理心,首先要放下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或觀念,才能發現不同的面向。
 

客觀-抱持開放的態度
 

放下預設看法,也就開啟了彼此對話的可能性,不過這僅是第一步。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經常會牽涉到對話者當下的情緒、回覆訊息的反應,以及每個人對各種事物的認知能力,有時不免會加入個人的評斷。

 

例如:與朋友相約看電影,事後各自提出自己的觀感或心得,結果卻因見解不同,彼此都認為對方說得不對,於是相互批評,一次原本開心的聚會便鬧得不歡而散。

 

雖然事先並無預設立場,卻由於自己無法接受對方的意見,而造成彼此的隔閡,其實也是人際關係裡常見的障礙。一場良好交流的同理對話,是雙方都能提出各自的說法、看法或想法,但彼此都不會加以評判。因為每個人的認知及看法都不盡相同,自然會產生不一樣的論述。

 

一個人若具備同理心,會十分清楚「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道理,也不會去說服任何人來服膺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或世界觀。尤其是宗教信仰、政治黨派,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無關高下優劣。大千世界,各有姿態,何不客觀欣賞它們呢?

專注-一心千萬別二用
 

人類在進入電子時代之後,獲得資訊的管道愈來愈多,從電視、網站、社交軟體等平臺而來的消息,每天充斥在四周,讓我們看也看不完。於是現代人常一心多用:打著鍵盤、一邊上網,還時不時瞄一下手機……似乎已成生活寫照了。

 

然而一心多用,真的讓我們看到、聽到了所有的訊息嗎?美國生物學家約翰梅迪納(John Medina)在《大腦當家》(Brain Rules)裡提到,人類的大腦猶如一部序列性的處理器,不能同時注意兩件事,必須處理完一件事,再接著處理另一件事。所以邊開車邊打手機的車禍機率,幾乎與酒醉駕車一樣。

 

由此可知,「專注」對現代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尤其別小看交談這件事,如果不專心對話,實際上我們根本是「有聽沒有到」,又如何能瞭解、記得對方在說些什麼?更別說「同理」對方的感受了。就像孩子正在做功課,而我們卻問他學校發生了什麼事,當然會被當成「耳邊風」。專心與別人對談,這不僅是待人之禮,更是培養「傾聽」能力的基礎:專注才懂得如何傾聽,善於傾聽才能培養同理心,它們是環環相扣的。
 

傾聽-意在言外的訊息
 

當我們能專注於當下,便可以進一步學習「傾聽」。現代人的交流管道很多,每天從「臉書」、「推特」、「賴」(LINE)、「微信」等通訊平臺,我們可以與很多人通訊息,然而會與這些人中的某幾位見見面,甚至坐下來聊一聊,聽聽對方說什麼,又有多少人呢?

 

美國記者凱特墨菲(Kate Murphy)在《你都沒在聽》(You're Not Listening)中提及,很多人會感到寂寞,不是因為孤單,而是因為每天身邊雖然圍繞著很多人,卻覺得與他們很疏離。

 

為何有「疏離感」?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愈來愈少「傾聽」了。如前所述,能夠專心的人才會傾聽,所以當我們與別人交談時,先把手機、筆電等科技產品放一邊吧!同時別急著說話,多聽聽對方說出的字句、感受一下音調的抑揚頓挫,同時看對方的表情和動作。因為「傾聽」不僅是接收聲音訊息,更透過對方的姿勢,體會他的情緒,這就是「面對面」交談與透過通訊軟體交流的最大差異。

 

雖然,現代科技已進步到「直播」的互動模式,但「面對面」可以直接感應到對方當下的心情起伏,這是有溫度、無距離的交流,也才能「聽到」語言之外的訊息,進而同理他的喜怒哀樂。

 

問候-體貼溫馨的關懷
 

「傾聽」是我們理解他人的一把鑰匙,而能讓對方感受到關懷心意的舉動,則是適時的「問候」。

 

除了日常的問安,其實「問候」是具有多面向與層次的人際互動方式,若能拿捏合宜,一句簡單的話都可以發揮同理的力量。

 

日本心理學家山浦一保在《刺蝟法則》書中提到一項統計結果:某一間公司有兩間工廠,各有約一百多名員工。其中一間工廠有些員工正面臨心理健康不佳的狀況,而另一間沒有任何員工有此困擾。為何會如此呢?原來是員工心理健康狀態良好的那間工廠,每天在上下班時,廠長和員工彼此都會打招呼,若有人無精打采,其他同事還會多關懷幾句。

 

由此可知,問候不僅是日常禮節,它所蘊涵的意義是「我關心你」,而對方也會感受到「我們是同在一起」、「我們能接納彼此」的訊息,這是同理心最簡單的表達方式。

 

不過,「問候」也必須適時、適當、適量。有時詢問對方的家庭、工作、收入等個人訊息,必須考量彼此的信任度與熟悉度,若抱持探詢隱私的心態,那就不太恰當了。此外,當對方提起失意或難過的狀態時,其實我們不必說太多話語,簡單拍拍肩膀,表示「我聽到了你的感受」,往往就勝過千言萬語。

分享-不以自我為中心
 

如前所述,對話是人際交流的重要方式,而「閒聊」也是其中之一,但「同理對話」不同於閒聊。閒聊可以天馬行空,想到什麼聊什麼,「同理對話」則是深入的對談,是分享彼此的心情、體會對方的感受,這是兩人同行的一種過程。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在《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中提到,對話就像傳接球,彼此都要配合對方的步調投球或控球。若對方在思考要說什麼,我們不妨靜靜等待;若是聊到自己的事情,也記得要說「你覺得呢?」「你有類似經驗嗎?」給予對方表達的機會。

 

因此,「同理對話」並非某個人高談闊論自己的經歷,就算是安慰對方,也不是說:「不要難過了,我曾經比你更慘,當年我被……」以本身的傷痛經驗去撫慰對方,其實是將焦點拉回自己,要對方覺得「你比他更可憐」。「同理對話」不是比較誰值得同情,而是理解、支持對方,既是分享,也是共同體驗。
 

同理心不等於同情心
 

《孟子‧告子上》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說,「同情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可以感應其他人的感受,進而產生不忍對方受苦的情緒。至於「同理心」,則比同情心更要深入一層,除了不忍心,還能與對方產生共鳴,如同自己面臨過相同的處境:「我們有共同的感覺」。

 

美國廣播電臺主持人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在《同理心對話》(We Need to Talk)一書中,就兩者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同情心是『我知道你的感受』,同理心是『我能感同身受』。同情對方時,兩人之間還是有距離……同理心則是跟對方建立交集。」

 

因此,當我們跳脫旁觀者的角色,去體會、去感受對方的境遇,就能從「同情心」跨越到「同理心」的境界。有了同理心,我們更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在對話時也更具有溫度和感情。相信這一份慈悲的心念,就是讓社會圓滿的動力。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