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期

【專題企畫】

親子對話

溫言暖語、正向溝通,開啟幸福對話。-行天宮平安心語



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才能長得好;每個孩子也像是一株株蘊含希望的幼苗,需要父母用心陪伴、以愛灌溉,並藉由正向教養,開啟親子間的幸福對話與和諧互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疼愛」、「被理解」,方能維持情緒安定,愈來愈明理懂事,奠定良好品格的基礎,在潛移默化中健康茁壯,長成端正挺直的大樹,迎向光明燦爛的未來。

心理實驗證明……
 

讓我們先來看看以下這個實驗:


在一個透明、有深度的大箱子內,布置出高低端,讓寶寶由低處往高處爬行。由於箱子上層是透明玻璃板,所以寶寶爬到中間時,視覺上會產生「懸崖感」,彷彿快從高處掉下去一般,因而會本能地停住不動。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將母親的情緒反應分成不同的組別-
 

  • 當寶寶停在中間的時候,如果位在終點的母親露出笑容,表情是快樂、感興趣的,發出鼓勵的語言或聲調,那麼,此組約有七成五的寶寶能夠克服恐懼,往前爬向母親的懷抱。
     
  • 母親流露悲傷的那一組,爬到終點的寶寶人數就會降為三成。
     
  • 如果母親顯得恐慌、害怕,發出禁止的語言或聲調,則全組的寶寶都不會繼續前進,有些寶寶甚至會轉過身,趕緊爬回起點。


孩子不想看見撲克臉
 

關於大人情緒表現與孩童心理之間的關係,美國一九七○年代的心理學家-艾德楚尼克,也做過一個著名的「撲克臉實驗」(又稱「面無表情實驗」):


母親在跟幼兒高興玩耍時,突然擺出一張毫無表情的撲克臉,只要三分鐘,幼兒就會覺得不安,接著會嘗試平均四種以上的方法,盼能挽回母親的關注;當所有的嘗試宣告無效,母親持續不變的撲克臉會讓孩子失望、生氣,負面情緒高漲,就像一座活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小小孩其實懂大人的心
 

許多家長以為嬰幼兒年紀還小,什麼都不懂,和這些小小孩相處時,不必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但實驗結果證明,事實剛好相反!

上述的心理實驗,以及其他無數的研究成果,在在證實了:

 

  • 嬰幼兒已能藉由觀察大人的表情、語言、聲調及動作,來解讀大人的情緒,而且準確率之高,絲毫不遜於成人。
     
  • 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就希望能與大人「共情」。若親子情感「頻率相同」,孩子會非常雀躍;而當彼此間的頻率無法對準時,孩子會深感挫折。
     
  • 嬰幼兒會經由周遭大人的情緒反應,決定自己下一步的動作,並且藉以學習情緒表達,以及長大後待人處事的方式。


原來,大人的情緒狀態,對於小孩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因此,父母應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成為心平氣和的大人,並且和孩子和諧互動,方能教養出性情穩定、充滿自信、溝通無礙的下一代。
 

親子互動和諧,孩子人格穩定
 

愈早開始情緒教養,親子互動愈和諧,孩子的人格就愈穩定。建議父母可從以下兩個層面做起:


保持正向思考與樂觀態度
 

父母的情緒平和安定,孩子自然也會感到心情愉悅、沒有壓力。


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試著覺察自己的情緒、念頭,如果不小心陷入負面思考,別忘了讓念頭轉個彎,保持正向思考,即使在山窮水盡處,也能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保持情緒健康的不二法門。


再者,建議以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知節制、不貪求,不怨天尤人,即使身邊的人犯了錯,也要懂得諒解,別輕易生氣,因為生氣只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而已。同時以知福惜福的心態,感謝天地神明的賜予,滿足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自然能心平氣和,每天快快樂樂地陪伴家人。


傾聽孩子「無言的表達」
 

當孩子還是小嬰兒時,您發現了嗎?嬰兒在學會開口說話之前,就已經在「表達」了!


小芳是個新手媽媽,剛開始照顧寶寶時,經常手忙腳亂,後來她決定靜下心來,仔細「傾聽」寶寶所傳達的「訊息」。例如寶寶哭了,她先輕聲問:「小寶貝怎麼啦?剛喝過奶了,還餓嗎?」「尿布溼了嗎?」「燈光太亮了嗎?」「電視的聲音太吵了嗎?」「想要爸爸媽媽抱嗎?」藉由和寶寶「對話」,以及對寶寶的細心觀察,小芳逐漸「聽懂」了孩子的身體語言及情緒訊號,能夠適時且適當地回應寶寶,全家人都說,小芳簡直是寶寶的代言人,而且寶寶變得愈來愈好帶了。


育兒專家指出,父母對嬰幼兒「無言的表達」如果夠敏銳的話,孩子的「情緒張力」就不至於太強,因為發出的訊號已被理解,就不需要「加碼演出」,而且心理會產生安全感、被疼愛的幸福感,覺得一切都可信賴,這也有助於孩子的情緒調節與安定。

正向好話,溫暖孩子心房
 

等到孩子長大、能以語言溝通了,父母更要留意自己的「言教」。傳統的言教偏重教示、訓勉,而這裡則強調語言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建議父母要避免不經意的慣性或負面語言,才不會讓孩子築起心中的那座冰山,而是應該多說正向的好話,溫暖孩子心房,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生活情境:孩子拖拖拉拉
 

起床慢吞吞,刷牙、洗臉慢吞吞,換衣服慢吞吞,吃早餐慢吞吞……總是拖到快遲到才出門,即使同學在門口等他,動作還是快不起來,父母每天拚命催促,孩子依然故我。



常見語言:「趕快起床!」「快去刷牙、洗臉!」「快來吃早餐!」「動作快一點,不然會遲到!」


正向語言:「起床時間到囉!」「要不要和爸爸媽媽比賽,看誰刷牙、洗臉比較快啊?」「早餐已經準備好了。」「你幾點要出門?七點半對嗎?」 一再催促,只會讓孩子的心情更糟,建議改為「陳述事實」的語氣,或是採取「玩遊戲、比賽」的方式,讓例行事務變得有趣。


更重要的是,平日就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事先討論好如何安排早晨的時間,例如幾點幾分前要準備好什麼?上課要記得帶什麼?可和孩子一起寫張「備忘錄」貼在床前牆壁或房門上,或是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鬧鐘」,可以自行設定時間,幫助孩子養成守時及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生活情境:用餐
 

總要三催四請,孩子才肯放下手機或關掉電視來吃飯;怕孩子營養不均衡,但胡蘿蔔、青椒、芹菜……孩子都不吃,怎麼辦?


常見語言:「快來坐好吃飯!」「不可以挑食,要多吃青菜!」


正向語言:「我們一起慢慢吃吧,要細嚼慢嚥喔。」「今天的胡蘿蔔超好吃!」


若能訂下明確固定的用餐時段,並且營造愉快、享受的氛圍,孩子自然願意準時坐上飯桌。只要大人、小孩共同遵守「嘴巴裡還有食物時,先別急著說話」等用餐禮儀,就能一邊慢慢享受餐點,一邊聊聊日常趣事。晚餐時間,正是家人交流、對話的好機會!


若孩子害怕某些食物的味道,父母在準備餐點時就要多花些心思,例如將胡蘿蔔切絲混入孩子喜歡的料理等;或是讓孩子參與購買食材、做菜的過程,孩子更有參與感,也能體會到桌上的菜餚得來不易,進而提高想吃的意願。
 

全家人的談心時光
 

父母實踐正向教養,多說暖心好話,營造和諧互動,就能讓孩子願意說出心裡話,分享自己的心情、想法與日常點滴。晚餐、睡前、週末下午……全家人不妨多撥出一些時間,放鬆自在地聊聊天、談談心,親子關係自然會更加和樂融洽,共譜幸福美滿的天倫樂章。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