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期

【餘音繞梁】

巴哈與《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一六八五-一七五○)出身音樂世家,演奏造詣出眾,一生創作等身,質量俱佳,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有「音樂之父」的美名。代表作品有《聖母頌》、《平均律鋼琴曲集》、《布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賦格的藝術》等。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巴哈三十多歲時,替大提琴所作的演奏曲,展現出節奏錯落、對位有致的和聲之美,旋律平易近人且悅耳動聽。而大提琴醇厚而沉穩的音色,能穩定情緒、沉澱心靈,對繁忙的現代人而言,不啻為一帖心靈良方。

極簡中有繁華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共有六首,分別由六個固定的樂章所組成,依序是:前奏曲-阿列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小步舞曲-吉格,每個樂章之間遵守「快-慢-快」的結構,營造出一種聆聽的節奏感。


無伴奏大提琴,按字面解釋就是一個人獨自演奏大提琴,沒有其他任何樂器來伴奏。很多人會問:「這樣聽起來不會很單調嗎?」通常來說,一首樂曲,大致上會分成高音、中音、低音三個聲部,聽覺上才會顯得完整。而在一個樂團當中,也多半會由不同人或不同樂器,來分別負責不同的聲部,呈現出更豐富的聲響。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的特點,則是在一條旋律上,就同時有高、中、低三個聲部,在巴哈的巧妙設計下,有如一條恬淡的河水,緩慢流進入心中,帶來一種寧靜祥和的感受,這正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精妙之處。醇厚中有恬靜,極簡中見繁華。


然而,對演奏者而言,同時要兼顧三個聲部,技巧必須相當純熟。且在原始樂譜上,巴哈並沒有標記速度、強弱、輕重、圓滑音等表情符號,在沒有任何指示的情況下,要如何演繹詮釋,完全取決於演奏者本身的涵養與經驗。若是仔細比較不同版本,也往往能察覺微妙的差異,發現每個音樂家不同的性格展現,這也是聆聽古典樂的樂趣所在。

兩百年後的知音
 

巴哈的音樂作品,在十八、十九世紀一度遭到忽視,被認為是專門服務教會、貴族階級的「陳腐之作」,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則只是練習用的樂譜。


一直到十九世紀末,西班牙有位少年叫卡薩爾斯,在二手書店找到一本《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譜,仔細閱讀後,發現在看似簡單的音符下,蘊含著高深的技巧與內涵。而這樣傑作,竟然不為人知!他用心鑽研十餘年,正式對外公開演出,人們這才理解它真正的價值所在,從此廣為人知。這也告訴我們,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即使一時被埋沒,在歲月淘洗下,總有一天會重現光輝,展現出屬於自己的風采。        

巴洛克音樂

風行於十七、十八世紀的曲風,喜歡使用誇張華麗的裝飾音,頻繁使用對比、強弱、高低等方式,來表現激昂的情感,或呈現磅礡的氣勢。重要的音樂家有巴哈、韋瓦第、韓德爾等。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