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期

【小物大器】

鞦韆 彩繩高掛矗青天

鞦韆,亦作「秋千」,閩南語稱「韆鞦」,為一種遊具。在高架或樹幹上懸繫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鏈,底邊分別橫拴於木板、橡膠或帆布的兩端,遊戲者可站亦可坐,兩手握繩,利用前後施力,以達到搖擺的效果。

鞦韆的千秋事
 

唐《藝文類聚》引古籍《古今藝術圖》曰:「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以習輕趫者。」山戎,北方部落;趫,音ㄑㄧㄠˊ,指擅長爬樹的人。齊桓公打敗山戎後,將鞦韆引入中原,作為軍事訓練的活動,最早稱「千秋」。「千秋」有長壽之意,漢武帝鼓勵妃嬪盪鞦韆,為他祈壽;也正因兩者類似,才將二字倒轉,取其皮革材質,改為「鞦韆」。

 

在南北朝時,玩鞦韆已是春天的活動之一,梁《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立春之日……又為打毬、秋千之戲。」到了唐朝,寒食節除禁火外,多了祭祖活動,「掃墓後盪鞦韆」更成為普遍的娛樂活動;只是掃墓與鞦韆的歡快氣氛形成強烈對比,唐玄宗與唐高宗皆禁止掃墓遊樂,卻還是難以禁絕,只因帝王也喜歡,唐玄宗甚至為鞦韆取了外號-「半仙戲」,讚美宮娥擺盪時的天人之姿。後來寒食節與清明節融合,清明節逐漸取代了前者,但盪鞦韆之俗猶在,所以清明節亦稱「鞦韆節」;古人相信打鞦韆可驅除百病,飛得愈高,未來的生活會更美好。

 

宋代出現的「水鞦韆」,類似今日的雜技表演。夏季時,在大池中置兩艘精美的大船,並在船上架起高聳的鞦韆架,一旁鼓聲大作;表演者先在鞦韆上用力擺盪,直到鞦韆盪到與架子齊高時,脫繩而去,在空中翻個跟斗後,再優美地沒入水中,十分驚險。元朝雖為蒙古建立,但保留了不少漢俗,清明節盪鞦韆便是其一;而從明、清的小說觀來,鞦韆的種類和玩法更加多元,如單鞦韆、雙鞦韆等,至今清朝的檔案中,依然保留「西洋鞦韆」等文字紀錄。

原住民的鞦韆文化
 

從前鞦韆多為遊戲,但在臺灣原住民文化中,鞦韆具生命傳承的重大意義。

 

如排灣族的男性會邀請心儀女性一起盪鞦韆,而頭目或貴族則以盪鞦韆證婚,從架設鞦韆的人、材質、鞦韆上的雕刻圖樣都有其規範,而鞦韆的綁繩代表聯繫人與神的索道,每一個步驟都很慎重;魯凱族的未婚少女則會佩戴高貴的百合花,踏上鞦韆,這等同向族人宣布她將戀愛、婚配的訊息,有心的男士可以展開追求。

 

青春與活力
 

詩詞裡描寫的古典少女,多是矜持的姿態,卻因為騰躍的鞦韆,而有了動態、健康之美。每當鞦韆高飛上天,廣大的世界便映入我們的眼簾,原來,人生的風景由自己決定,不妨奮力一搏,說不定連清風也會來助一臂之力,帶我們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插柳、戴柳

清明祭祀祖先、鬼神,而柳枝生命力強,被認為能辟邪,民眾於是在門前或墳上插柳枝,或將柳條編成飾品,佩戴在頭上。


踏青

春回大地,本是出遊的好時機,加上大家都在郊外掃墓,便結合了掃墓和踏青兩種活動,一方面和親友敘舊,一方面賞看自然景色。


蹴踘

音ㄘㄨˋ ㄐㄩˊ,為今日足球的雛形。相傳為黃帝發明,用以訓練士兵,唐宋時期極盛行,連平日靜態的女子也會試試身手。


拔河

唐代時,拔河活動風行一時,每次舉行,必有大批圍觀民眾為比賽者加油打氣,並以鼓聲打拍,場面相當熱鬧,後來演變成祈禱豐收的祭典。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