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健康】
認識乾眼症
乾眼症是很常見的眼睛疾病,因無生命上的直接威脅,所以常常被忽略,但若未能及早治療,可能引起反覆性發炎,使得眼睛缺乏防線,進而容易遭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角膜穿孔,嚴重時恐有失明之虞,因此乾眼症知識及預防是亟需重視的課題。
人隨著年齡增加,淚腺退化,淚水分泌跟著減少,就有可能罹患乾眼症,近年來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普及率愈來愈高,估計占成年人口比例百分之十至十五以上,國內研究六十五歲以上更超過百分之三十三。
導致乾眼症的主要行為是「過度使用三C產品」及「佩戴隱形眼鏡」;研究顯示,每週使用電腦二十小時以上,會造成眼睛表面淚膜不穩定和淚液滲透壓增加,除了造成眼睛不適,也會影響到情緒和工作能力。
什麼是乾眼症?
乾眼症的發生,和「淚膜」密切相關。正常的眼球表面有一層淚膜,每次眨眼會置換一次淚膜,在眼角膜及結膜上形成保護膜,並為眼表組織提供養分。據統計,正常人一分鐘約眨眼十二次;但緊盯螢幕時,平均一分鐘只眨眼約七次,眨眼次數及淚液分泌較少,所以眼睛容易乾澀。
淚膜的構造
淚膜為覆蓋眼球表面的液體薄膜,由外而內共有三層:
如果淚膜的油脂、水、黏液分泌不足或比例不均,會使得眼球表面潤滑不足,結膜和角膜表皮細胞因而乾燥剝落,造成乾眼症。
乾眼症的成因
乾眼症的成因可分為「淚液分泌不足」及「淚液蒸發過快」兩大類,均會導致淚液滲透壓過高,直接造成眼球表面上皮細胞的傷害,也會在眼球表面引起發炎反應並釋放出發炎性介質。
乾眼症的症狀
乾眼症的預防
建議平日透過以下方式,做好眼睛保健:
乾眼症的治療
治療乾眼症可使用人工淚液及藥物,若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及症狀較為嚴重,可配合外科的治療。
乾眼症屬於慢性疾病,需長期治療及保健,目前沒有單一絕對有效的治療方法,唯有積極調整及綜合治療才能有效控制。乾眼症的治療目標,即是減輕症狀、維持清晰視力並避免角膜受到傷害,以維護良好的生活品質。
日常保養方面,由於一般眼藥水均含有防腐劑,會對角膜造成刺激,因此應經眼科醫師評估後,選擇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人工淚液雖然無法針對致病原因進行治療,但有助於眼睛保溼及舒緩不適。
乾眼症的自我檢測
平日可檢測自己的眼睛,是否出現以下八種狀況:
一、常會感到眼睛乾澀或疲勞?
二、常會覺得眼皮緊繃或沉重?
三、眼睛模糊有異物感?
四、眼睛常發癢?
五、眼睛分泌物十分黏稠?
六、眼睛對光、風沙、煙等外在刺激很敏感?
七、眼睛有灼熱感或刺痛感?
八、眼睛有流淚過多的情形?
檢測後,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盡快至眼科就醫。
恩主公醫院「乾眼症治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