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期

【專題企畫】

理解 聽見內心的話語

愛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
Love is a name for understanding and consideration.

                      -印度泰戈爾

子曰:「六十而耳順。」耳順,就是「聞其言而知其微旨。」想要避免曲解和誤會,我們可以多用點心,試著去理解身邊的人,聽懂對方的「心裡話」,做出有所裨益的回應,為溝通增添溫度。

你說的是哪個版本

知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受邀演講,回家後,妻子問他:「講得如何啊?」馬克吐溫說:「那要看你說的是哪個版本。」妻子一頭霧水,馬克吐溫才解釋:「我腦中的版本、我說出去的版本,和聽眾聽見的版本。」


這個玩笑恰巧點出溝通的難處,有時我們腦海所想,與說出口的、別人聽到的內容截然不同。舉例而言,媽媽心想:「女兒啊,怎麼那麼晚還沒回家?你安全嗎?讓我好擔心。」孩子一進門卻聽見了責備:「你知不知道現在幾點了?下次再犯,乾脆不要回來。」再舉一個例子:丈夫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滑手機,幾個小時以後,妻子終於忍不住了,氣呼呼地說:「你一點都不關心我,你只會滑手機。」但真心話是:「我需要你的關心,我們聊聊天好嗎?」


原本想要好好溝通,彼此關心,最後卻演變成把兩扇心門都關上,造成「門都沒有」的局面,究竟是為什麼呢?

 

溝通的落差

對話時,一方總認為自己「說得很清楚」,但另一方卻「有聽沒到」;或者「我很關懷你」,對方卻說「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甚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或許正如馬克吐溫所言,我們的「版本」都不同吧!


想的和說的不一樣

研究發現,人習慣「用言語隱藏自我」,使用「你如何」,而不直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彷彿這樣就能自我保護,但這類訊息常會給人權威、責難之感,如上述的例子,以指控「你不關心我」取代「我需要關心」的情感需求;我們明知道這麼說話不好,但卻常被情緒操控,忘了真正的意圖,聽者也會聽不出話語底下潛藏的愛、擔憂、關心,還可能「以情緒回應情緒」,讓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說的和聽的不一樣

另一種可能是雙方有「資訊落差」。比如團體與團體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的資訊不對等,確實會雞同鴨講,或者因為世代落差,兩代之間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也容易產生齟齬。若是前者,應該當面確認雙方所知,務求同步更新再對話,若是後者,要學會不評價、不要求長輩「和我一樣」,在大時代的運轉之下,「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可以分享新世代的觀點,也可以欣賞舊時風華,有時不妨試著用「長者慣用的語言」,也能讓溝通更順利。


還有一種可能是「同理落差」,我認為他「應該」瞭解我的感覺,他也「以為」他聽懂了、知道了,但要是真的理解,又怎麼會產生這麼多的不愉快呢?事實是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濾鏡,包括個人經歷、是非觀念、行為偏好……所以我們很難從別人的觀點看事情,就算有相同的經驗,依然可能會誤判對方的感覺,所以更要不斷學習,學著將心比心,也學著更用心傾聽。

聽我讀我

人際互動永遠是一支雙人舞,在聽懂別人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頭聽聽自己的聲音。如果有機會錄下某次對話,數看看自己問了朋友幾個問題、朋友問自己幾次問題,回答內容是否深入?是否認真地答覆?還是隨意說了幾句,又把話題轉回自己身上?藉著聆聽,重新認識自己,那音調、語速、態度……正是別人聽見的「我」。再回想看看,那些話都是肺腑之言嗎?若不是,當下的真心話又是什麼?


另外,試著在某次不愉快的對話後,自我關心一下「我怎麼了」,當下感覺憤怒嗎?為什麼生氣呢?是因為對方不夠尊重我嗎?是因為我感覺被忽視嗎?為什麼不能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呢?喔!原來是我害怕被輕視,進一步說,其實是因為自認渺小、脆弱而又無能為力,所以很難過。由深入淺地探索自己的情緒,才發現怒意的背後,往往是失落或傷心,需要被人「接住」。


透過這兩個練習,是不是發現話語真的如「冰山一角」?唯有先覺察自己的感受,理解冰山下本來就藏著各種情緒和想法,才能以平靜的心去讀懂、回應對方的需要,創造雙贏的溝通。

 

聽你讀你

觀察過自己,接下來聽聽對方「怎麼說」。


在談話過程中,對方提到了哪些「名字或名詞」?這可能正是他「在意的人事物」,還有,他當下「心情」如何呢?開心的人語速快、語調高,生氣的人也是,但語氣中帶著攻擊性,而且講話會更快;難過的人語速相對緩慢,而且通常會愈來愈小聲。綜合對方說話的內容和心情,可以推敲出其「動機」,他可能「試圖說服」,也可能是「需要我們的認可」。還有,對方的話多嗎?當他興高采烈說個不停,表示有充足信心,但話由多轉少時,代表情緒已產生變化,他接下來說的話,往往是「重點所在」,最好注意聽。


另外,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他是緊張還是輕鬆的?抱胸嗎?緊握雙手嗎?手插在口袋裡嗎?而臉紅可能是因為羞澀,也可能是情緒波動大,導致面紅耳赤;他是否不經意地皺眉?還是帶著微笑呢?以上種種,都是沒有聲音的「心語」,正等待我們去「解碼」。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直來直往不好嗎?」當我們「用心」去聽,其實是「放下自己,尊重別人」,表示「我在乎你,我願意聽你真實的心聲」,無形中減少誤解和爭執。好好說話、好好傾聽確實需要花時間練習,是「高成本溝通」,同時也是讓人我關係更祥和的良方。


以身體語言表達關懷

  • 專注 面向對方,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
  • 開放 把手放在膝蓋上,想像自己是一只杯子,正要接納對方。
  • 傾聽 身子微微向對方前傾,表現出感興趣的樣子。
  • 接觸 眼神適當地注視對方,表現尊重與關注。
  • 放鬆 身體姿態保持輕鬆、自在。

做個好的聆聽者

電視主持人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有何志願,孩子天真地說:「我要開飛機!」主持人接著問:「那我來考考你,假設你飛到大海上方,此時引擎卻停火了,你要怎麼辦?」孩子想了想,說:「我會叫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用降落傘跳出去。」語畢,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有的人覺得這孩子真傻氣,有的人認為這孩子有點自私,只顧著自己逃命。


不料,孩子接著哽咽地說:「我要趕快回去拿燃料,我一定要回來救大家!」


保持耐心 完整傾聽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故事裡的「大人」,常常「聽一半」就「打斷」人家的話,甚至很快做了「結論」或「進行反駁」?好的聆聽,一定充滿了真誠且善意,即便對方話語的邏輯不夠縝密,或者和我們的意見相左,都要耐心把話聽完。


提問確認 再三反思

不打斷對話,也別急著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但可以透過提問,讓對方知道「我在聽」且「關心這個話題」,比如「接下來呢」、「他為什麼會這麼想」,去深入詢問講者的說話主題。也可以用自己的意思把對方的話複述一遍,確認理解是否正確,也讓對方有機會說得更清楚些。


敞開心胸 不下評斷

評斷是什麼?如「好的」、「不好的」、「有意義的」、「對的」、「沒價值的」……當預設了「立場」,有了「成見」,接下來就很難再聽見對方的話;也或者我們會很想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出建議,但這些做法其實並不利於傾聽。敞開心胸聆聽,我們就多了一扇窗,能從別人的視角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關心好好說

不悅耳的言語、情緒化的字眼也可能是關心,我們懂得,但千萬別重蹈覆轍。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關懷和鼓勵,尤其是親近的家人,更是彼此的靠山,如果我們都「長著刺」,要如何互相依靠、扶持呢?所以從自己做起,以溫言善語表達心意,撫慰受過傷的人,拉近彼此的距離,讓人間充滿了愛和溫暖。


溝通小撇步

  •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心情低落,應優先安慰他的感受,之後再一起想辦法。
  • 討論共識,不計較對錯或輸贏。比如大家的生活習慣都不同,但「不同」不等於「不好」,找出雙方都可接受的範圍,能「開心地」共事或共同生活,才是最要緊的。
  • 善用「我如何」,描述具體事件、表達感受以及正向請求。例如「我最近常加班,有點疲累,希望我們能十一點前睡,才能好好休息,你覺得可以嗎?」比起「你整晚打遊戲,害我睡不著」要柔和得多,且效果更佳。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