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期

【守護健康】

兒童下肢發展的鐘擺現象


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寶,在骨科診間,經常遇到家長帶著還很小的孩子緊張地問:「醫師,我的孩子有O型腿(或X型腿),這樣是不是不正常呢?會不會影響到他日後的發育或是走路?」

 

什麼是O型腿、X型腿?
 

在醫學上,O型腿稱為膝內翻,X型腿則稱為膝外翻。如果是膝內翻,會發現小朋友立正站好時腳踝可以靠攏,但是膝蓋卻無法靠攏;相反地,膝外翻是指小朋友立正時,膝蓋可以碰在一起,但是腳踝卻無法靠攏,下肢呈現一個X的形狀。


 

什麼是兒童下肢發展鐘擺現象?
 

剛出生的孩子外觀通常都是O型腿;到二歲時,腿型會慢慢變直;到了三至四歲,又會逐漸地變成X型腿;成長至七歲左右,才會逐漸變成正常成人的腿型。這樣從O型腿變直,再變到X型腿,又再變直的狀況,稱為兒童下肢發展的「鐘擺現象」。


所以若是二歲以內的孩子有O型腿,家長可以不用太緊張,但若是二歲後仍有O型腿,就需要密切追蹤,觀察是否有發育異常的問題。另一方面,孩子若在四歲左右有X型腿,屬於正常的發育過程,七歲後X型腿仍未改善,就需要進一步評估治療。
 

手術介入治療的判斷標準
 

鐘擺現象是孩子自然發育的過程,到了七歲左右,孩子的下肢排列發育已經告一段落,觀察孩子外觀還是有O型腿或X型腿,就會建議家長帶孩子至兒童骨科評估,排除病理性造成的膝內翻或膝外翻後,若追蹤一段時間仍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可以考慮接受微創手術矯正。


膝內翻與膝外翻除了外觀上不美觀外,醫學上會建議矯正的原因,是因為膝外翻會造成我們膝關節受力偏外側,而膝內翻則會造成膝關節受力偏內側,身體重量過多集中於膝關節外側或內側的關節面上,儘管初期不會有不適感,但隨著年紀增長,過度的摩擦與壓力,會導致膝關節面磨損,膝關節會比一般人提早退化,或是運動時較容易造成膝蓋內側或外側發炎、疼痛,影響到正常行走活動。

 

在骨科門診,會安排小朋友拍攝站姿下肢X光片,並將膝關節四等分,若下肢機械軸線(Mechanical axis)在「脛骨平臺」(脛骨,小腿內的長條狀骨頭之一,對於支撐人體體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脛骨平臺,位於脛骨最上緣,屬於膝關節下半部)內側或外側百分之二十五,就會建議做矯正

微創生長導引手術
 

一般成人可能因為膝內翻或膝外翻造成膝蓋關節退化,此時介入治療大多需要進行矯正截骨手術,但小朋友因為還有「生長板」(位於人體長條狀骨骼的末端,由軟骨構成的平面區域,稍微有點厚度,形似一塊板子,負責骨骼的生長),因此孩子的矯正手術上,大多會進行「微創生長導引手術」。


這項手術,只需要用一塊微創的骨板以及骨釘,去固定其中一側的生長板,讓受固定側的生長板生長速度變慢,而另一側生長板正常生長,隨著小朋友發育,就可以控制膝關節發育方向,達到矯正膝內翻或膝外翻的目的。以X型腿、膝外翻為例,用鋼板鋼釘牽制住「遠端股骨」(股骨即大腿骨;遠端股骨構成了膝關節的頂部)內側的生長板,減緩生長板的生長速度,而外側沒被牽制的生長板正常生長,便可以讓關節往內翻生長來矯正變形。 因為微創生長導引手術不需要截骨,因此手術完成後小朋友可以正常跑跳,不影響日常生活,後續只要在門診定期追蹤約一至二年,當矯正達到目標之後,再將鋼板鋼釘取出即可。

但這項手術仰賴小朋友的生長板是否密合,因此有「黃金治療期」。通常會建議在孩子七歲之後,女生大概在初經剛到或初經之前,男生則在十二歲以前,藉由微創手術介入矯正,效果較佳,能幫助孩子擁有正常的腿型,安心自在地活動,健康快樂地長大。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