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期

【字裡行間】

實用美觀 內外兼備

 

不逐春風去,仍當夏日長。

一雙還一隻,能白或能黃。

戀戀不能已,翩翩空自狂。

計功歸實用,終自愧蜂房。

         -宋曾幾〈蛺蝶〉

這首輕快的五言律詩,描寫蛺蝶在花間飛舞、翩翩自在的各種樣貌:無論陽春、盛夏,成雙成對還是形單影隻,顏色或白或黃……那千變萬化的姿態,令人目眩神迷。然而蛺蝶雖留下流連花叢間的美麗身影,但比起蜜蜂能建造蜂巢,可以安身立命、繁衍生息,仍欠缺了實用的功效。

 

作者曾幾先是歌詠了蛺蝶多彩多姿的形態,最後則彰顯蜜蜂建巢能力的重要,顯見在他的心目中,外表的華麗還需要內在的才能與涵養相互襯托,否則歷經歲月的磨鍊之後,外在的一切都如鏡花水月,終究會煙消雲散的。

 

其實,外表和內在是一體的兩面,兩者相輔相成,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品德及豐厚的才學,再加上優雅的舉止與合宜的談吐,自然就會具備獨特的魅力,成為眾人學習的榜樣。

 

從文字來看,「實」最早見於西周金文,若要完整瞭解其造字原理,那麼就要從「毌」(ㄍㄨㄢˋ)說起。金文中的「毌」是用一條細繩穿過一串貝殼,以便拿取或攜帶,也可寫成「貫」,因此「毌」、「貫」二字涵義是相同的,就是「穿通」,引申為「連接」。 由於貝殼在夏商周時期當作貨幣使用,所以一串貝殼就代表了錢財,後來「貫」也作為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千錢即稱一貫,如「萬貫家財」便是形容家產非常富有。

 

再回頭看「實」,上方為代表大堂深屋的「宀」 (ㄇㄧㄢˊ),下方則是代表一串貝幣的「貫」,會其意為屋中有錢財,用來形容「充足」、「富裕」、「填滿而無空隙」的狀態,如植物之果成熟飽滿,即稱果實。由於「實」意味著「內在充滿」、「毫無空虛」,後世便常引申形容「真確」、「真誠」、「不虛假」的人事物,如「忠實」、「實話」、「實在」。

 

最後看「用」這個字,甲骨文中是三條直線,加上一、兩條橫線及斜線,據文字學家推測,很可能是表示以繩線綁緊竹條或木條,製造成桶狀的物體,而這些桶狀物加上底部,便能盛物。若再在底部加上圈鈕,可作為量器,或是反過來懸吊著,當作敲擊發聲的鐘,後來改以金屬作為材質,此義則寫成「甬」。由於將竹條、木條綁住能製作出許多器物,因此「用」就作為「施行」、「功效」之義了。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