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期

【小物大器】

書 讀好書 培養明辨是非的智慧

書,為文書訊息之載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內四十九頁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書名和著者名,編有國際標準書號,有定價並取得版權保護的出版物稱為圖書。」從手抄本、紙本,到數位化電子書,閱讀模式雖不斷翻新,但「傳遞知識」的意義不變。

書寫從頭
 

人類起初以結繩、刻木、堆石記事,五千多年前古埃及人開始使用字母,在莎草紙上書寫,而三千多年前的中國商朝,以獸骨或龜甲燒出裂痕來占卜,即「甲骨文」,並用繩結串聯甲片,是華夏最早的書籍。

 

在紙張出現前,「簡」是最具代表性的書籍型態,簡為竹片或木片,一條一行字,上下由兩道繩綴連而成,稱「策」或「冊」,捆為一卷保存,這種方式稱「韋編」,「韋編三絕」即翻書翻到繩子都斷了,形容讀書之勤;捲軸上掛有象牙製的標籤,以便檢索,所以古代的「牙籤」指書籤,而剔牙用物另稱「剔齒」、「牙杖」、「嚼楊木」等。略晚出現的「帛書」,即把文字寫在絲織品上,但材料昂貴,多為權貴所用。

 

東漢蔡倫造出「蔡侯紙」,歷經多次改良後,紙張漸漸成為文字出版的主要媒介,也發展出各種裝幀方式,如「卷軸裝」,或逐頁翻飛,形如旋風、鱗片的「旋風裝」(亦稱「龍鱗裝」),或書頁一正一反連續折疊的「經折裝」,還有「蝴蝶裝」、「線裝」和「包背裝」等;紙張發明後,南北朝時出現「拓印」形式,可將石刻文字複印在紙上,也能應用於銘文和陶文的轉印。唐朝興盛的「雕版印刷術」和北宋出現的「活字印刷術」,使書籍得以量產,平民也有了學習的機會;最理想的刻印材料為梨木或棗木,「梨棗」亦成書本的代稱,而「災梨禍棗」指濫刻沒有價值的書籍,造成梨與棗的災害。

藏書千萬卷
 

經典耐得起考驗,但書籍本身卻會遭受到破壞,例如受潮、泛黃、發霉、掉頁,甚至遭蟲蛀……臺灣燠熱多雨,書本最好遠離窗邊,若不小心弄溼,要趕緊用衛生紙輕輕吸乾水分,再開冷氣與除溼機,之後把書壓於重物下,撫平紙頁;要解決惱人的「蟲蟲危機」,可在每層書架放置不含化學成分的樟木丸,或是乾燥的薰衣草包,也可在書裡夾晒乾的「芸香」驅蟲。

 

人人讀好書
 

「讀好書」為關聖帝君傳世明訓之首,因能汲取他人經驗,培養正知正見,亦能開拓心靈的視野。知識易得,卻不一定能內化於心,要提升文化底蘊,需要我們靜下心好好閱讀,品味優美的文句,思索句中蘊含的哲理,日積月累,自然「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之二三事

  • 編輯 指組織、修改、增刪書稿,原稱「綴集」或「編削」,竹簡是散落的竹片,要按次序編排,或將錯誤之處用刀削去。
     
  • 校對 書刊付印前,要改正書中的錯誤。古稱「丹鉛」,以丹砂跟鉛粉校點文字。
     
  • 付梓 指排印書籍。古代刻板印刷,一說刻在梓木之上,故稱付梓,另一說是將字刻在木頭上稱「梓」。
     
  • 殺青 竹面上有一層竹青,含油水,不易刻字,也易被蟲蛀,故將竹簡放到火上烤,之後削去青皮,再書於竹白。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