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期

【有情天地】

古代中國的星象系統

 

說明:中國傳統方位以「坐北朝南」為基準,所以四象方位為「左青龍」(東)、「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後玄武」(北),和現代面朝北方為基準不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詩經豳風七月》(節錄)

西周時期,每年初秋傍晚,在涇河中游區域(豳地)可以看到一顆紅色亮星向西方地平線慢慢隱沒。當農人看到這樣的天文景象,便知道大約再過兩個月,就必須準備冬衣禦寒了,否則十一月(一之日)冷風啪啪作響、十二月(二之日)寒氣凜冽逼人,若無禦寒衣物,根本難以度過餘年!古代中國將這顆耀眼的紅星稱作「火」或「大火」,又名「商」、「心宿二」,亦即西洋天文學的天蠍座α星,為地球夜空排名第十五的亮星。


對古人而言,星象會依照歲時節令而有週期性移動,因此夜觀星辰,不僅能作為四季更迭的參考依據,更可用來預知人事變遷。為了便於觀測,每個古文明都將天上繁星分門別類,並透過想像,賦予各種傳說。


在中國,對於星星的命名起初來自百姓,每當農人夜觀星空,幾顆顯著而明亮的星總是特別吸引目光,於是便以身邊的人事物來命名,除了前述的「火」,還有「參」、「箕」、「斗」、「牛郎」、「織女」等,有些指特定的某一顆星、有些則指相鄰數星所組成的小型星群。

 

隨著政治制度的建立,古代的史官基本上就是星象家。從西周到東漢,大約一千二百多年的時光中,史官依照人間的社會結構而將眾星歸類成三百多個星官。所謂的「星官」,就是將若干顆恆星歸成一組,每組再用地上的一種事物命名,於是這一組便稱作一個星官,與西洋星座相似,但更瑣碎繁多。


這些星官從帝王將相、後宮嬪妃、官宦僕役到軍士百姓、販夫走卒,甚至還有各種建築設施、自然生物、雲雨雷電等,儼然就是一個由天帝所統治的帝國,例如:文昌、北斗、靈臺、南門、天雞等,均是星官名稱。

 

不過,眾多的星官容易讓人混淆,並且不同的星象家也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若不進行系統性的區隔,一般人根本無所適從。最遲在戰國,已經將黃道附近的星官分別歸屬二十八宿。太陽在黃道上一年運行一圈,而月球繞行黃道一圈則是二十七點三二天。於是古人湊成整數二十八,讓月球每晚在一處留宿,此即二十八宿之名的來源。然後再依「四象」(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劃分二十八宿,每一象各有七宿。

 

西漢的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將星官分為五組,北極附近為中宮,二十八宿則分屬東、南、西、北四宮。到西晉,太史令陳卓整理各家說法的星官名目,確立為二百八十三個星官。隋唐時出現的《步天歌》則進一步確立了「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體系,三垣即紫微垣(皇宮)、太微垣(天庭)、天市垣(京城)。明朝晚期,徐光啟將同一星官中的不同恆星加以編號,如:河鼓一、河鼓二;並參考西洋星表,增加了二十三個近南極的星官。

 

至此,一個架構完整的星空帝國終於定型,這是數千年先民的智慧結晶,也正說明了人類對於宇宙知識的拓展與演進。

星象一二事

  1. 古代所說的火星,其實是指「心宿二」;而現代所說的火星,古人稱作「熒(ㄧㄥˊ)惑」。相較於規律性移動的心宿二,熒惑的運行變化多端,不僅在眾多恆星間穿梭,又因為其軌道在地球外側,從地球上看,熒惑有順行、停留、逆行的狀態。在地球上見到這兩顆紅色亮星相遇時,便是古人說的「熒惑守心」,被視為凶險的象徵。
     
  2. 由於地球受太陽、月球及其他行星的重力影響,自轉軸在25722年間迴轉一周,於是北極星會隨著時代而改換為不同的星(括號內為西元年):右樞(前2800)、天乙(前2600)、太乙(前2250)、帝(前1100)、天樞(800)、勾陳一(2100)、天皇大帝(2500)、少衛增八(4100)、上衛增一(5900)、天鉤五(7600)、天津四(10200)、天津二(11600)、織女一(13700)。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