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期

【專題企畫】

慈心於物

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太上感應篇》

 

愛惜資源,能讓環境少點破壞;珍惜糧食,能讓更多人免於饑饉;慈愛萬物,可使自然生態永續發展。讓我們以惜福護生的慈心,創造萬物共榮的有情天地。

惜物 讓愛更長久


現代社會裡,物品的取得容易、棄置容易,卻不代表物資「來得簡單」,若能學會珍惜天地萬物,既是有情,也是有福。
 

用物有節

《孟子盡心上》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從待人親善,擴展為愛惜萬物,朱熹將「愛惜」詮釋為:「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已經近似於今日環保的概念,希望大家能有節制、有法度的運用資源,以免枯竭。同理可證,使用家常物件,若能妥善保存,老物件也能更持久地使用,並散發歷史的光澤;可善加利用牙刷、高科技泡棉等小物,去除舊物上的汙漬,至於老型家電,達人建議:「經常插電使用」就是最好的保存方式。


流通物件

對於不再需要或不想要的物品,可以果斷捨棄,但請不要貿然丟棄。為這些曾經陪伴我們的老朋友找個新家吧!不管是贈送給需要的人,或是交換,都能延長物品的壽命。網路上有許多惜物平臺,提供交換或交易的服務,這同時也是一個尋寶的好所在;還有大型的家具,若經由各縣市環保單位的巧手再生,就能重現風華;愛書人更毋需煩惱,除了圖書館接受書籍捐贈以外,二手書店或部分網路書城也能流通舊書,一方面可騰出空間,另一方面也是額外的收入。


舊物新生

老物件總帶著寶貴的記憶,儘管舊物件被時光磨損,但其經典的外型、樸實的用途及時代意義卻無可取代;已經有很多設計師巧手改造舊物外型、轉換用途,比如把一只老皮箱變成一張美式餐桌、把質感極好的舊披肩化身為壁飾……老物件在巧手戲法下,往往會脫胎換骨,變成家中的一大亮點。作品的價值是那份保存的心意,千方百計的挽留,是多年的情分,與深深的感激。

惜食力量大


據臺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研究團隊發表的「亞太糧損資料庫」推估,每個人每天製造的「剩食」為四百三十克,約等於一盒炒飯的重量。所謂「剩食」,指製造給人吃卻沒有被吃下肚的東西,而廚餘分為「生廚餘」和「熟廚餘」,前者為果皮、骨頭等,後者即熟食;若把可以吃的剩食當作廚餘回收掉,無疑造成浪費。


即使大家把碗裡的飯都吃光,還是在浪費食物。聽來很不可思議,但整個供應鏈確實都有食物被浪費,比如供過於求、運送與保存不當、為了美觀而加工,到消費端的買太多、吃不完;身為市井小民,或許我們無法以一己之力改變大環境,但至少能從小處實踐,和身邊的人互相提醒。


如外食族可以隨身攜帶空便當盒或夾鏈袋,將乾、溼食物分別存放於不同容器,輕鬆將吃不完的部分帶回家;在家要做簡易冰箱管理,別購買或囤放太多東西,造成耗電,食物也容易壞掉;謹記「先買先吃」的原則,就不會造成浪費。還有一點,冰箱門是最容易失溫的地方,千萬不要將敏感食材如容易酸壞的牛奶、豆漿放在門邊。


出門採買前,應先確認家裡有哪些食材,並記得帶保冰袋,就能維持新鮮,溫馨提醒,買菜返家途中避免耽擱,要儘快讓食物回冰箱「休息」;如遇到當季的產物可以多買一些,但要正確保存,沒有立刻烹煮的蔬菜水果,應先洗過並切成小塊,以紙巾、夾鏈袋包著,置於冷凍庫,需要時再取出即可。


處理食材時,不要把能吃的部位丟掉。如大蒜的頭尾都能吃、蘿蔔的皮可醃成泡菜、有機的火龍果皮可切絲做成沙拉、剉冰……其實食材能利用的部分比我們想像中更多,只是需要多一點瞭解,請別「想當然耳」地直接丟進廚餘桶,就能達到「吃得健康,又不浪費」的目標。


那真的無法食用的蔬菜根、果皮,又該如何利用呢?

 然 蔬 果 酵 素

  • 準備一只寶特瓶,避免使用玻璃類器皿,以免發酵過程出氣,造成玻璃罐破裂;以及各種蔬果果皮,若已腐爛者請直接回收,因上頭有壞菌。
     
  • 以1:3:10的比例,加入糖、蔬果果皮、水。除了原料之外,瓶身還需保留三分之一的空間來承接氣體。若使用了糖分較高的水果(如鳳梨),可降低糖的比例。
     
  • 第一週必須每天打開瓶子,讓發酵的氣體排出,接著開始靜置三個月。三個月後,過濾掉未分解完的殘渣,加水稀釋後即可作清潔劑使用,例如洗碗、洗衣服、洗馬桶等。

惜字 愛書 敬文明


相傳漢字為蒼頡夫子所創制,《淮南子本經訓》中曾提到:「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當人間有了文字,人類便可以透過文字學習知識,不再蒙昧無知,所以天地為之震動,鬼魅也擔心人類有了智慧,不能再輕易被迷惑,因而在夜裡哭泣。


文字的出現,避免了口耳相傳的遺漏或謬誤,也使得文明大幅度地進展,更因文字的創造不易,所以古人視文字為瑰寶,愛護寫著字的紙張,也對識字者懷有崇高的敬意。比如自宋朝開始,學堂或私塾均設有「惜字簍」,用來存放書寫過的紙張,等到裝滿了,再恭敬地送至「集字亭」集中焚燒,稟報蒼頡夫子。


除了惜字之外,古人對於書本亦是愛重無比。北宋政治家司馬光就惜書如命,他在宅第中藏有大量文史圖書,每次讀書前,都要反覆擦拭桌面,吹走灰塵,還要在桌上鋪上一面薄毯,才小心翼翼地將書平鋪其上;而每次翻頁,更要輕輕捏起書邊,再慢慢翻過,所以庫內之書毫無皺褶,每本都像新的一樣。


開蒙讀物《弟子規》中,亦提及讀書該有的態度和禮節:「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可見「敬惜字紙」絕非「表面工夫」,而是必備的文化修養,那不只是尋常的「愛物」,而是因對文明的敬意而謙卑、重視;愛重文字,便是珍惜歷史的根、生命的源,唯有不失根本,方能放眼未來。


慈心護眾生


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昔日經營海山二坑煤礦,需搭乘輕便車往返,在每次乘坐前,師父總會拾一根帶著綠葉的樹枝,沿途撥開車軌上的小蟲或螞蟻;有好幾次,師父突然請工人臨時停車,大家都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只見師父隻身走向不遠處的軌道,將一窩並不顯眼的幼蟲輕輕掃入草叢間,再三確保牠們的安全後,才請工人繼續行車。

 

師父那慈心呵護蟲蟻的身影,令人動容,師父亦曾在宣講時開示:「慈心於獸類、生靈,不胡亂殺害鳥雀或魚蝦水族;並能尊重字紙、珍惜五穀,如此來敬天地,我們也賺到道德。」期望人人都能長養慈悲的心念,善待蟲蟻鳥獸、花草樹木等眾生,更要愛惜、善用得來不易的自然資源,使其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惜,就是愛


日常所需不多,但「想要」的很多,有時形成了無謂的浪費、囤積,其實正如橋田壽賀子《簡樸最好》所言,我們需要的不是富裕的生活,而是「富裕的心情」;意即真正瞭解身心的需求程度,感激現有的狀況,不求「滿足」,但求「知足」,才能真正地快樂。除了感激之心,我們也需要一份「慈心」-亦即不忍之心,有了不忍,才有寬容、濟助和感激,也才能以平等心尊重萬物。


但珍惜並非紙上談兵,比如我們都會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甚至可能體驗過農作,但那多半是「有趣的經驗」,和「體會辛苦」仍有距離;我們應試著和大自然、世界、社會上的人真實相遇,因為唯有真正瞭解每一粒米的故事、毛毛蟲化蝶的艱辛……才會與萬物產生情感的連結,進而懂得珍惜,學會了愛,並在每一次的岔路上,做出溫柔而良善的選擇,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