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期

【効勞願行】

義心奉獻 仁愛無我

宜蘭的好山好水,孕育出溫婉的少女;人生的跌宕起伏,修練出堅毅的「俠女」。楊英芳師兄的故事只有兩個字,一個字是「義」,一個字是「愛」。

命運的兩次考試

高中畢業後,楊英芳師兄揮別了故鄉宜蘭,到臺北求學,繼而在這裡結婚、生子,從此臺北成了她的第二個家,她總習慣生活在山區,那或許是隱隱約約的鄉愁。每天早晨,她照例開車送兒女上學,自蜿蜒的山徑,一路進入車水馬龍的市區,把孩子安全送達學校以後,她便固定會來行天宮台北本宮敬拜,和普天之下的妻子、母親一樣,她盼求全家平安、永不分離,同時也種下了福慧因緣。

 

民國九十八年,英芳師兄透過志工招募,正式加入行天宮大家庭,於「急難濟助組」服務,至一○一年,她開始為擔任効勞生而準備,卻在此時罹患惡疾,化療的艱辛只有自己清楚,當時陪在身邊的除了家人,還有誠心求來的「平安卡」,在她一遍遍地誦讀〈金光神咒〉後,逐漸化解內心的苦楚,也終於挺過療程;更讓她感恩的是,每回要到廟裡上課學習、成果驗收,身體狀況都特別好,不曾受到病痛影響,讓她順利通過考核,這不正應驗了〈金光神咒〉的咒文:「體有金光,覆映吾身」嗎?她也相信,那定是 恩主公慈悲護佑,於是更加堅定要好好効勞奉獻,叩謝天恩。

 

但,人生路比山路更加曲折。 英芳師兄怎麼也想不透,那樣健康的丈夫,那個總把大小事打點好、不讓她操心的另一半,三年前竟毫無預警地離開人世;至今談及伴侶的猝逝,她依然哽咽:「我真的非常茫然跟痛苦,好在宮裡有一群師兄關心問候,還有行天宮資深効勞生東宮老師再三開導,我才能走出傷痛;當時老師在我先生的靈前,請他放心,因為我在行天宮修行,這是很好的機緣,而且大家都會照顧我……。」至親離別最苦,但感受到大家的愛護,英芳師兄告訴自己,一定要精進,不能辜負這麼好的修道緣分。

 

「俠女」的眼淚

「我常誦讀《明聖經》,因為很喜歡『忠義』的精神,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大家都說,我很『俠女』。」其實英芳師兄的外形端莊,說起話來輕聲細語,態度謙虛有禮,甚至是有幾分羞怯,說她像俠女,可能嗎?

 

擔任急難組志工期間,英芳師兄除了審核資料之外,還會主動關心需要幫助的家庭,因為她知道,除了經濟,人也需要情感的支持,以及倫理層面的救助;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時明明看見了某些問題,但由於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不得不放棄時,每每見她因自責而泣不成聲。後來成為効勞生,開始協助各項祭解服務,如寫家運、祭元辰、掩魂、解籤……,每當信眾難過傾訴時,她都能感同身受,且熱心積極地想協助他人離苦。俠義的表現,未必都是豪情揮劍,體現在師兄身上的便是「不忍他人受苦」的「仁心」,溫柔淚光中,閃動的是無私大愛,也正是最重要的効勞精神─「替人做事,利人方便」。

外「芳」內圓

俠者好義,但另一面可能是性子急、說話衝。英芳師兄自述,過去也曾有「強勢」的一面,看不慣就直說,行事獨斷;自從來廟裡効勞以後,她開始學會「慢一點,聽人家說話」,也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事情,不要一下子就「衝出去」,按她的話說:「我現在沒有那麼『方』了。」

 

比如寫元辰時,以前的她,會一板一眼地請信眾擲筊,力求每個步驟都要做到才行,雖然自己是希望能確實幫助信眾,但她也發現,只顧著「計較對錯」,卻忽略了讓對方感到寬慰、平安;現在的她,還是會把話說清楚,但變得柔和、親切,也更包容,這樣的改變,是她來行天宮最大的收穫。

 

解籤.解心結

「會來抽籤的信眾,就是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希望神明給予正確的指引。解籤也不只是照字面解釋,我們要根據對方的狀況,還有行天宮的正信理念,圓融地『善解』。」

 

英芳師兄分享了一個例子:最近有位婦女來求籤,因為不滿意獨生女的另一半,母女間鬧得不愉快,這位媽媽因此心力交瘁,拿著籤詩哭個不停;師兄自己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能理解這片苦心,於是婉言開解:「您真正想要的,是孩子有『好的歸宿』,您雖然不喜歡,但只要對方真心待女兒,未嘗不是好事;為人父母,只要孩子幸福,我們也就高興,您若能敞開心胸,接納對方,相信他會對您的孩子更體貼,這不就是您的願望嗎?」婦女離開時,看起來整個人都輕鬆許多,她不停地向英芳師兄道謝,其實能夠幫助別人,才是師兄最歡喜的事。

 

有些信眾在解籤時問她:「我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我這麼苦?」那自傷自憐的模樣,讓她想起罹病時,自己也有相同的迷思:「我當志工,我有信仰,為什麼我還是生病?」但在効勞中,她逐漸體悟到,有些事是自己的功課,要去受、要去適應,神明是不能幫人「寫功課」的;也慶幸自己進入了聖門,有那麼多志同道合的人相伴,還有 恩主公的庇佑,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多年來,英芳師兄為人解了許多籤詩,兜兜轉轉,最終,原來是為了解開自己「生命的結」。

 

以行天宮為榮

訪談間,英芳師兄總會流露出對行天宮的敬愛,比如「那麼好的道場」、「我們行天宮真的好發心」,或許正因如此,家人都很支持她來効勞,就連小孫女也常童言童語地說:「我阿嬤是行天宮的効勞生喔!」但師兄也常提醒他們,以行天宮為榮,但絕不自傲,言行都須謙和謹慎。

 

英芳師兄說:「行天宮是個大家庭,我是小螺絲,萬一小螺絲鬆動,雖不至於崩塌,但那就是浪費聖廟的資源;我希望,寫家運也好、內殿服務也罷,做什麼都要恪守職責,要認真、踏實地過好每一天。」此刻,她眼角的淚如露珠漸乾,取而代之的,是朝陽般燦爛的笑容。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