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視界】
土耳其 揭開夢幻國度的面紗
走訪世界各地,拓展多元的視野,
閱讀文學經典,看見生活的豐美。
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土耳其」,在許多遊客眼中是個神祕、夢幻的地方,這裡有舉世少見的地形地貌、歷史悠久的考古遺址、富麗堂皇的教堂與清真寺,以及土耳其菜(與中國菜、法國菜並列為世界三大菜系)、土耳其咖啡、鬱金香、旋轉舞、熱氣球等,十分引人入勝。
豐富珍貴的文化寶藏
土耳其境內遍布著十八處世界文化遺產、兩處世界雙重(兼具自然與文化)遺產,舉例來說,「伊斯坦堡歷史區」有聖索菲亞、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俗稱藍色清真寺)等代表性建築,「歌樂美國家公園和卡帕多奇亞的岩石景觀」有華美的岩洞教堂及壯觀的岩石地形,「希拉波利斯︱棉花堡」有古希臘建築、溫泉與獨特的白色石灰岩層,一般以這三個景點構成的「金三角」作為主要旅遊路線。
奧罕 帕慕克與伊斯坦堡
奧罕‧帕慕克,土耳其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文學大師,代表作為《白色城堡》、《黑色之書》、《我的名字叫紅》等小說,於二○○六年憑藉「在追尋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明衝突和交流的新象徵」之成就,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帕慕克長期在故鄉伊斯坦堡生活,作品也往往以這座城市為背景。五十一歲這年,他出版了半自傳作品《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提及「我的想像力要求我待在相同的城市,相同的街道,相同的房子,注視相同的景色。伊斯坦堡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依附於這座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由此可見故鄉對他的重要意義。
伊斯坦堡座落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帕慕克如此描述一段相關的童年回憶:
我們沿海邊走一段路後,和總在同一時間、地點等候我們的船夫碰面,登上他的小船。我們離開平靜水流,迎接博斯普魯斯的湍流,在船通過時掀起的波浪中左右搖晃,此時的我總會祈禱這些郊遊能持續到永遠……在伊斯坦堡這樣一個偉大、歷史悠久的城市當中遊覽,卻又能感受大海的自由-這是博斯普魯斯之旅令人興奮之處。強勁的海流推著遊客向前進,令人精神煥發的海上空氣絲毫沒有岸上城市的煙塵和喧囂……遊客會看見在遠方浮現的伊斯坦堡-她的清真寺、橋、高塔、花園以及不斷增多的高樓大廈,等於是在觀看城裡的一棟棟房子、一個個街區,也等於從遠方觀看她的剪影……我們將博斯普魯斯視為我們的健康之泉、百病之藥、良善之源,支撐著這座城市以及城裡所有的居民。
類似上述的段落在書中俯拾即是,鋪陳出帕慕克從兒時到中年的生命歷程,並且融合了關於伊斯坦堡的歷史文獻和繪畫評論,個人史與城市史互相映照、交織,是一部饒富閱讀意趣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