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2期

【守護健康】

重拾水潤 視野清晰

眼部不適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像是四十二歲的黃先生,因為長時間使用電腦並長期處於空調環境,雙眼常感乾澀刺痛、異物感、分泌物增多,且出現畏光、視線模糊等症狀;最近工作時,更發現視野中有黑點或飛蚊般的黑影,造成困擾。他趕緊就醫,診斷出「乾眼症」和「飛蚊症」,接受中醫針灸及顧眼中藥治療後,眼睛重拾水潤、視野恢復清晰,生活品質有了明顯的改善。

中醫觀點與治療
 

「乾眼症」在中醫屬於「燥症」,主要以眼睛乾澀不適、視物不清、畏光等症狀為特徵。根據辨證分型,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肝腎陰虛者,眼乾伴隨頭昏眼花,以滋補肝腎為原則,常用杞菊地黃丸;肺陰不足者,口燥咽乾、乾咳無痰,常用養陰清肺湯等。

 

古代中醫對「飛蚊症」的描述包括「雲霧移睛」、「視瞻昏渺」等,認為與肝腎虧損、氣血不足、風邪入侵等相關。中醫治療飛蚊症,同樣強調辨證論治,例如:溼濁上犯者,可用三仁湯或六君子湯;虛火傷絡者,可用知柏地黃丸或生蒲黃湯等。

 

乾眼症和飛蚊症的治療需持之以恆,中醫針灸或中藥治療會根據每位患者的體質、病因及症狀等,經過全面評估及靈活調整,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助於緩解眼部不適或改善病症。

明目穴位 緩解眼部不適
 

日常保健,可適度按摩眼睛周圍穴位,促進局部氣血流通,緩解眼睛疲勞。建議用指腹或彎曲的指關節,每個穴位按壓十下,直到感受到輕微的痠脹感為止。每個穴位建議做三個循環,每天進行三至五次。以下推薦幾個眼周的護眼穴位給您:

 

攢竹穴

「攢竹穴」位於眉頭內側,兩眉之間的凹陷處,穴居眉頭。因皺眉時此處眉毛簇聚,形如細竹攢集,故得此名。按壓攢竹穴可舒緩眼部痠、脹、痛,改善視力模糊、迎風流淚及眼睛乾澀,並有助於減輕前額痛、結膜炎、角膜炎、玻璃體混濁等症狀。

 

魚腰穴

「魚腰穴」位於瞳孔直上,眉毛中央,眉毛的最高點,通常在眼眶上緣的中間。由於眉毛形狀像是魚形,本穴在眉毛中央腰部,故名魚腰。按壓魚腰穴可緩解眼部疲勞和壓力,對長時間用眼後的舒緩效果尤為明顯。

 

絲竹空穴

「絲竹空穴」位於眼眶外側,面部眉梢後凹陷處。絲竹,即細竹,形容眉毛,「空」指孔穴,因本穴在眉梢之旁,故得名。按壓絲竹空穴可減輕眼部緊張,增強眼部的明亮感,常用於治療面癱、眼瞼跳動等症狀。

 

睛明穴

「睛明穴」位於內眼角的凹陷處,稍微向內側。睛指眼睛,明為明亮之意,本穴有助於醫治目視不明,故得名。按壓睛明穴具有明目的作用,能改善視神經萎縮、斜視、早期輕度白內障等眼部疾病,促進眼部健康。

如何守護「靈魂之窗」
 

眼睛為「靈魂之窗」,要防止眼睛疾病找上門,除了眼周穴位保健外,平時也要養成良好的用眼及生活習慣:


良好用眼習慣

  • 減少使用三C產品的時間,每三十至四十分鐘適當休息,使用時保持適當距離,適當地減低螢幕亮度。
  • 避免在強光下工作或閱讀。
  • 適度增加眨眼次數,避免淚液揮發過快。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 補充足夠水分,若身處空調環境,勿靠近出風口,可放杯水增加空氣溼度。
  •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維他命A、C、E或含有EPA、DHA的食物。
  • 隱形眼鏡的配戴時間,每次不超過八小時。
  • 每日早晚熱敷眼睛,持續三至五分鐘。
  • 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減少眼睛疲勞。
  • 避免過度生氣,生氣會升高血壓,若眼部微血管破裂,可能導致眼底出血。
  • 戒菸、飲酒適量,因尼古丁易致眼睛病變,長期喝酒會使視覺神經受損。
  • 定期運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包括眼周的血液循環。
  • 在烈日下配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傷害。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