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効勞願行】
心向 恩主公
焚香高誦念,其福即來臨。
-《關聖帝君明聖真經》
平日在行天宮台北本宮服務至今已効勞將近四十個寒暑。高齡八十的她,做起事來相當敏捷,總是不落人後,可謂老當益壯。盡心盡力、認真負責,接待信眾時,更是親切有禮、笑容可掬。
報答 恩主公
提起如何跟 恩主公結緣,翠屏師兄娓娓道來。其實她是臺中人,中學畢業後在社會打拚幾年,因喜結良緣而搬到臺北萬華。先生讀師範學校,後來在國小任教職,她則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平時打理家務、相夫教子,雖然生活忙碌,倒也過得充實。
孩子漸漸長大,不覺已經到了面臨大考的時刻。身為母親的翠屏師兄,自然也替孩子感到緊張。在偶然的機會下,她聽到鄰居提起松江路有一間大廟非常靈驗,她心中忽然有一個念頭:「不如去拜拜吧?」於是她就跟鄰居問了路,轉了三班公車,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當時來到行天宮,第一眼就覺得環境非常清幽,雖然外頭車水馬龍,廟裡卻有一種神聖莊嚴的氛圍。」
翠屏師兄雙手合十跪在拜亭,向 恩主公訴說所祈所願,心頭的千憂萬慮,彷彿就在此刻放下,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令她感到不可思議。「我向 恩主公許願,只希望孩子考試順利,發揮所學。」從那天起,翠屏師兄就經常前來行天宮拜拜。大考結束,成績放榜,孩子如願考到不錯的學校。為了答謝恩主公,她便開啟前來行天宮服務効勞的緣分。
信仰虔誠,就能與神相通
「一開始,我先來幫忙清理燭臺。」早年,行天宮台北本宮在拜亭設有大燭臺,放置許多蠟燭,燭火在風中搖曳紅光,彷彿在黑暗中給予人們光明和希望。「當時來點蠟燭的人很多,我跟幾個師兄就一起去清理那些流下來的蠟油。」
翠屏師兄說:「有時蠟油滴到地面,東一塊西一塊,就要很用力去刮。蠟油未乾時溫度很高,有時候也會不小心被燙到,你看,當時的傷痕還在。」儘管如此,翠屏師兄不曾喊苦,這是她跟 恩主公之間的承諾。燭臺的清理工作,一做就是八年,翠屏師兄一直在這裡,默默替信眾做事。
如今,燭臺已撤下多年。她有點懷念當時的氛圍,但翠屏師兄明白,這一切都是 恩主公的聖示,就如同當年的香爐和供桌。萬般皆由心,只要信仰虔誠,就能與神相通。跟著 恩主公走,這條路就沒有錯。
同心効勞,猶如一家人
後來,翠屏師兄獲得聖允學習收驚,替信眾服務。當時,她跟幾個前輩到北投分宮,赫然發現這是一塊環境優美的寶地,心中暗自發願,每個月都要來服務一次。後來,她也確實履行對自己的承諾。「既然北投都來了,怎麼可以獨缺三峽?」所以,她又替自己安排,每個月一天到三峽分宮服務。
問她這樣不會很辛苦嗎?「其實不會啊,每天都是六點起床,去北投就搭捷運,去三峽就轉公車,習慣就好了。」當時,還有幾個師兄也跟她一樣,有時就會相約坐車一起上山。「早些年,有一位師兄人很好,還會特地開車,從大安區出發,到南京東路載另外一位師兄,再到萬華來載我,三個人一起去北投或三峽。」
翠屏師兄繼續說:「三峽、北投的師兄知道我們是從臺北來的,也都會跟我談笑風生,就像一家人,不分彼此,沒有距離。」為了同一個信仰,一起去做同一件事情,那種溫暖如春風的感覺,至今仍在翠屏師兄心中,記憶猶新,彷彿一切都只是昨日發生的事。
收驚的時候,穿上青天色的道衣,站在拜亭裡,三炷馨香點燃,就是 恩主公的「腳手」。必須知道的是, 恩主公只是透過我們的手,將慈悲德澤施予信眾,所以切記不能居功,要時時修心警惕;也要明白,信眾來收驚,就是希望獲得平安。作為門生,就是一個一個收,一次一次收,帶給信眾正向的力量,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幫助他們走向正信。 信眾來來去去,雖然不會記得每一張臉。但對翠屏師兄來說,每一次都是接引信眾接觸正信的契機。因此,她的心中沒有辛苦兩個字,只有歡喜。
日日來,天天做
自從來行天宮効勞,翠屏師兄也跟著前輩師兄學習誦經。國中畢業的她,認字沒有問題,但漢字讀音較為不同,還是得仔細學習。誦經時,態度要虔誠恭敬,並以謙虛反省的心去思考、領悟經中要義,更必須將經書中勸人為善的道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行天宮寶經《關聖帝君明聖真經》曰:「日念三五遍,或誦百千聲,諸神皆歡喜,宅舍並光明,凶事化為吉,福祿壽重增。」因此她每天早上一來,就會記得先恭誦《列聖寶經合冊》的經典。祈求家人平安,祈求國泰民安,並回向有情眾生,以此展開一天的服務。
至於師兄有沒有最喜歡哪一部經或哪一段經文?她笑回:「每一部都是聖神仙佛的教誨,哪有喜歡不喜歡?都是我們要學習的目標。」以前還能跪著誦經,近年膝蓋有點狀況,腿腳不利索,只好坐著誦。行動不如已往,就專心在台北本宮効勞,不再奔赴北投、三峽。畢竟,只要能替 恩主公做事,到哪裡都一樣。
誦經後,翠屏師兄還會到事務所旁,替信眾倒敬茶。古樸的木窗一開,信眾便會蜂擁而至,各自拿出瓶罐,排隊等待敬茶,儼然成為行天宮內一抹獨特的文化風景。
每天前來請領的信眾很多,敬茶需求量很大。但就跟其他服務一樣,每一次面對信眾,都是一次修心的好機會。不能急,不能慌,心要靜,臉要笑。遇到一次拿很多瓶子的信眾,就得告訴他資源有限,很多人都要,大家都是一杯。好言相勸,信眾多半也能欣然接受。
「扛水來來去去,其實是一件頗為吃重的工作,感恩執事師兄幫忙,讓我可以專心服務眼前的信眾。」站久了,腰有點痠,腳有點痛。不打緊,拉拉筋,伸伸腿,就可以繼續。日日做,天天來。「希望自己保持健康,繼續陪在 恩主公身邊!」翠屏師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