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鐫詠】
行天宮三宮楹聯巡禮(四十六)
關乎世衰道微,起此金宇瓊宮,只為弘揚教化;
聖哉天高地厚,施來慈雲恩雨,無非澤被蒼生。
【語譯】
關聖帝君憂心世風日下、道德衰微的不良影響,於是感召正人君子,闢建金碧輝煌、宏偉壯麗的行天宮三宮,只為了宏揚五倫、八德的聖教,來淨化人心,端正社會的風氣;
關聖帝君的聖德有如天地般高妙厚實,降施的慈悲護佑廣大如雲、無私的恩惠平等似雨,無非盼望能潤澤天下百姓,消除一切苦難,賜予平安喜樂。
【註釋】
一 世衰道微:世風衰敗,道德隱微。《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
二 金宇瓊宮:金碧輝煌、壯麗雄偉的宮殿廟宇,此指行天宮三宮。
三 天高地厚:如天之高、地之厚,形容 關聖帝君的聖恩德澤高深厚重。明代張居正〈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四 慈雲恩雨:形容 關聖帝君的慈心廣大如雲,施恩平等如雨,無私地庇蔭、潤澤一切眾生。元代虞集《道園學古錄》:「慈雲恩雨均霑灑。」
五 蒼生:百姓。《尹文子》:「堯德化布於四海,仁惠被於蒼生。」
【賞析】
本楹聯書體為楷書,筆法簡練有力,文字線條豐厚飽滿,風格雅正莊重。 此聯係隔句對,上、下聯首句分嵌「關」、「聖」二字,昭示行天宮恭奉之主神為 「關聖帝君」。
本聯的敘事手法,為「正反對顯,虛實交融」。「正反對顯」方面,上聯「世衰道微」,以反筆勾勒社會呈現風俗衰敗、倫常式微的景象,至「只為弘揚教化」則轉用正筆收尾,彰顯 關聖帝君的聖教德化剛直宏大,能夠振衰起敝;而下聯「天高地厚」,正面讚揚 關聖帝君的神威德能高深莫測、厚實廣大,至第三句以「無非」作轉折,但仍以正向的「澤被蒼生」收束,感佩 關聖帝君縱使位列至尊,依然堅持行仁履義,不曾有一刻鬆懈,一心一意只想為世人拔苦予樂。
「虛實交融」方面,上聯「金宇瓊宮」代指恭奉 關聖帝君、讓世人反省祈福的神聖廟宇,是具體的實相;而「慈雲恩雨」看似寫實,卻是無形無相、體現在善信身上的護佑靈應,兩者虛實映襯、交融為一,彰顯 關聖帝君的隨方教化虛實兼備,因而能應化無窮、平等地降賜恩澤。
其中上聯以「世衰道微」、「金宇瓊宮」勾勒人間風景,下聯以「天高地厚」、「慈雲恩雨」頌揚 關聖帝君,顯現天、人之間的交感互動,又與《玄靈玉皇寶經》:「體天地生物之心,憐貧寒殘死之苦。順乎人情,世風由此丕振;合乎天理,大劫由茲潛消。」遙相呼應,期勉人人效法 關聖帝君慈憫萬物、不忍眾生受苦的仁心,能夠實踐五倫、八德的聖教,修道德、盡本分,時時行善助人,相信所成就的善業德分,神明也會歡喜鑒納,護佑平安順遂。
楹聯撰書者介紹 |
顏欽賢(1902~1983) 字學淵,臺灣基隆人,日本立命館大學經濟學系畢。
為復聖顏回、書法家顏真卿之後裔。學成歸國後承襲先人基業,從事礦冶工作,並兼營造船、機械、貿易等事業,成績斐然。光復後曾任國大代表、省府委員等公職。於教育文化及社會公益不遺餘力,曾出資興辦基隆光隆高級商職學校,今新北市九份欽賢國中、臺中孔廟及部分瑞濱公路等土地,亦由顏氏捐贈,其慷慨義行深受各界人士欽敬與推崇。 |
楹聯小百科 缺此意無損,用來韻味長的「襯字」 |
「襯字」,本是古代作曲填詞,為補足語氣或描摹情態而刻意添加的字詞,刪去並不會影響文意;後來文人也會在創作楹聯時使用。如本聯次段對句「起此金宇瓊宮/施來慈雲恩雨」中,「此」、「來」即為襯字,其主要功能有二:
一是為了調整語氣,如「起」、「此」皆為三聲,語調由低忽然拔高,激發平地突然聳立起金宇瓊宮的想像;而「施」為一聲、「來」為二聲,藉由聲調漸次揚升,模擬人抬高視線,望見雲行雨施於天下的遼闊意象。
二為限定對象與地點,讓信眾閱讀時,彷彿望見 關聖帝君顯聖於「此」,降賜的法雨甘露朝自己而「來」,將內心的煩惱一洗而淨,興起法喜充滿,愉悅自在的平安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