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45期

【守護健康】

腰痛的中醫保健

在門診時常常遇到腰肌勞損的中年男性,很多患者表示工作需要搬重物,沒辦法休息,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長期揹、抱小孩的關係。

 

對於這些養家及撫育兒女的爸爸,趁這個月父親節與大家分享腰部的中醫保健,希望能幫助辛苦的爸爸們,改善腰部僵硬、痠痛、疼痛的情形,而這些保養方式對於一般民眾而言也都是適用的。

 

認識腰痛
 

腰痛是臨床常見症狀,大部分的人都有腰痛的經驗。一般腰痛通常休息後會自行緩解,但是如果久久不癒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及早就醫,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腰痛的分類

根據病因,腰痛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 結構性的腰痛:最為常見,譬如腰肌勞損、腰部肌肉拉傷、韌帶扭傷、腰椎狹窄、腰椎椎間盤突出等。
  • 非結構性的腰痛:可能是因感染、發炎所引起,譬如僵直性脊椎炎、腫瘤等。
  • 內臟疾病導致的腰痛:與臟器有關,譬如腎盂腎炎、腎結石等。


腰肌勞損

在各種不同的腰痛當中,腰肌勞損可說是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腰肌勞損是由於腰部軟組織慢性損傷所致,與長期固定的體位或不良姿勢下活動有關,譬如久坐、長時間彎腰或是駝背姿勢所造成。


症狀表現為腰痛、痠痛,反覆發作,休息雖可緩解,但過於勞累或工作勞動後又會加重。


以下為大家說明腰部的中醫保健之道,平日若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能夠避免或減少腰痛發生;而腰痛時除了就醫診治外,亦可透過這些保養方法來緩解不適、改善病情。

穴位保健
 

這裡介紹幾個實用的腰痛保健穴位:


腎俞穴

腎俞穴位置在腰部,位於第二腰椎脊突下旁開一點五寸處(食指中指合併的寬度)。

 

腎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此穴與腎臟相應,為腎的背俞穴。中醫古書《黃帝內經》云:「腰為腎之府。」很多腰痛的根本問題是因為腎虛,若是腎氣充足,則腰脊有力。足太陽膀胱經行走於項背部與腰背部,按壓腎俞穴一方面可以疏通膀胱經經絡,一方面又能補腎強腰。

 

自行按壓可以採取雙手叉腰的姿勢,用大拇指的指腹按壓腎俞穴。

 

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蓋正後方,彎曲膝蓋時後側膕橫紋的中點。

 

委中穴也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中醫古書《針灸大成》中的〈四總穴歌〉記錄四個重要穴位:「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其中「腰背委中求」指的就是委中穴,說明委中穴對於腰背痠痛不適有很好的療效,按壓委中穴可以疏通整個腰背部。

 

另外,有些患者膝膕處會僵硬緊繃,按壓委中穴也有助於改善症狀喔!

 

後谿穴

後谿穴在手掌的尺側,握拳時,沿著小指往後,在第五掌指關節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後谿穴是督脈的交會穴。督脈行走於背後中線脊椎處,按壓後谿穴可以疏通督脈,尤其對於靠近腰椎的腰痛效果很好。

 

另外,按壓後谿穴也能改善後項疼痛的落枕喔!

 

八段錦保健
 

八段錦是一套中國傳統的養生功法,由中國古代醫家將各種導引術融合而成,一共八式,練八段錦功法有助於舒筋活絡、舒展全身。這裡特別介紹其中的第六式,能夠疏通膀胱經絡,固腎強腰脊。

 

八段錦第六式:雙手攀足固腎腰

  • 預備式:
    一、站立放鬆,雙腳平行,與肩同寬,收尾閭、收下巴,雙眼平視前方,舌尖頂上顎。
    二、雙手捧丹田前,手心向上,中指尖相觸。

     
  • 啟動:
    一、吸氣,雙手擴胸,然後撫腰,後仰,吐氣,身軀前彎,雙手沿膀胱經滑至後腳踝。
    ​二、起身,雙手沿脾胃經(大小腿前方)回至丹田。

 

若想進一步瞭解八段錦,敬請觀看「行天宮YouTube 頻道」的「八段錦動作教學」。

日常保健
 

想要預防或舒緩腰痛,日常生活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坐姿、站姿都應注意不駝背,保持抬頭挺胸腰挺直的姿勢。
 

二、搬重物或提重物時,可運用腿部跟肩部的力量,別讓腰部受力太大,慢慢搬起貨物,避免受力太過,要量力而為。
 

三、彎腰時,譬如洗碗、綁鞋帶、撿東西或是替小孩換尿布時,膝蓋應稍微彎曲,維持腰椎正常的曲度。
 

四、若是工作必須久坐或久站,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改變姿勢、活動一下,舒展筋骨。
 

五、睡覺時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如果躺、臥姿勢會疼痛,可以採取雙腳彎曲的側躺姿勢。

 

落實上述保養之道,有助於緩解痠痛,甚至擺脫腰痠背痛的困擾,和家人一起開開心心過生活。八月適逢父親節,在此祝福全天下的爸爸,佳節快樂、健康平安!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