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健康】
如何預防失智症
隨著人口老化,全世界對於失智症所帶來的威脅及衍生問題愈來愈重視,臺灣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
失智症的定義與症狀
失智症是一類會造成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之疾病的統稱,通常會造成記憶力、語言能力、空間感、執行功能、計算能力、判斷力、注意力、抽象思考能力等不同程度的影響,並且會伴隨個性改變、異常行為及情緒問題,甚至妄想或幻覺等腦功能異常的症狀。這些症狀會隨著病程進展而惡化,逐漸影響患者的社交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失智症的種類與病程
失智症的種類很多,依照致病機轉,可以簡單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幾類。這些疾病的成因,通常是因為腦中有不正常蛋白質隨著時間累積,造成神經細胞凋亡損壞;或者是腦中血管阻塞狹窄,造成神經細胞缺血壞死而導致。
這些腦中不正常病理變化的形成非常複雜,同時有先天與後天的因素一起造成,通常在病患發病前便逐漸累積,甚至可能在發病前十幾二十年,就可以在腦中發現某些異常蛋白開始伺機而動。
由此可知,失智的病程非常漫長,有些造成失智的風險甚至在人生早期便已決定,例如基因或教育等因素。而且假使不幸發病了,目前除了緩解病程及治療症狀的藥物以外,還沒有能夠真正治癒的方法,所以失智的預防便顯得格外重要。
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國際知名期刊《Lancet》於二○二○年發表了對於預防失智症至關重要的一篇研究,內容提及造成失智症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有十二個危險因子是我們可以盡量避免的,若能確實積極地控制及預防,可減少百分之四十的失智風險:
有鑑於此,《Lancet》建議醫師及社會大眾應積極做好失智的預防工作,減少上述十二項危險因子的暴露;除此之外,良好的睡眠及健康的飲食,在保護腦力上也帶來很大的助益。 若有認知功能退化的疑慮或困擾,建議可至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就診,讓我們一起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