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43期

【詩情寫意】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詩經.商頌.玄鳥》

 

說,即某一部族的始祖是因卵而誕生,以此強調他的神聖性與特殊性。包括了商朝、秦國、朝鮮半島三古國-新羅、高句麗、伽耶的起源,甚至是臺灣排灣族的「太陽卵生」神話,都有類似的故事情節。

 

在這首〈玄鳥〉中,便記錄了商朝先祖的降生神話。不過整首詩的重點並非部族起源的傳奇性,而是更著重在商朝建立後,賢君聖王兢兢業業治理國家,讓百姓能安居樂業,四方諸侯紛紛來朝的繁榮景象。如此既頌揚了先祖,也蘊涵對自己及子孫的惕勵:希冀世世代代永續不墜。

頌揚先祖 自我勉勵
 

〈玄鳥〉是周朝諸侯宋國祭祀商王武丁的頌詩。周武王滅商後,為了延續商人的宗廟祭祀,便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殷(今河南安陽)。周武王駕崩後,武庚作亂,於是周公東征,滅殷,再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此即宋國。

 

因此,作為商朝後裔的宋國,是在兩次傾覆之後才得以重建的國家,在感念周公不滅其命脈的德澤之餘,也必須重振舊邦,不再重蹈覆轍。所以宋國在祭祀先祖的時候,便會讚頌已往聖王的功業,而開國之祖-成湯、中興之君-武丁,自然是後人效法的表率。

 

頌詩之始,便提到簡狄因吞下玄鳥之蛋,而誕生了商人始祖契,定居在寬廣的殷地。傳至成湯,英明威武,受到上天的授命,而能統領天下四方,成為共主。歷代商朝先王,承繼天命不敢懈怠,直到子孫武丁即位。武丁雄才大略,發揚遠祖成湯的功業,擁有壯盛的龍旗車隊(龍「旂」ㄑㄧˊ),還有豐盛的糧食酒菜(大「糦」ㄔˋ)。於是開疆拓土達千里,處處百姓平安富足,遼闊的疆域直到四海。各地諸侯都來朝覲(來「假」ㄍㄜˊ),絡繹不絕。黃河貫穿全境,商朝依天命而為,事事皆合宜,這都是上蒼賜予的福德。

 

全詩以一氣呵成之勢,抒寫商朝受天命治國的歷史,在莊嚴神聖的情調中,緬懷祖先的偉大事蹟,既是自豪,也是自勉:不負前人之功,子孫當自立自強,努力精進。
 

臻於美善 榮耀先祖
 

商人以玄鳥後裔為榮,若推究真相,其實他們應該是以「玄鳥」作為圖騰的部族。在遠古時代,各部族建立文明後,為了表示與其他部族不同,而以本身所崇拜的大自然事物為象徵,此即圖騰。例如黃帝號稱「有熊氏」,很可能黃帝部族是以「熊」作為圖騰。

 

那麼玄鳥又為何種動物?如今多數學者認為即是燕-現代生物學所稱的「家燕」(Hirundo rustica)。家燕在古書上還有「乙」、「鳦(ㄧˋ)」、「鷾鴯(ㄧˋ ㄦˊ)」等名稱,牠們是全球常見的候鳥,從溫帶到熱帶均可見其身影。尤其家燕並不怕人,經常在人類建築物的屋簷下銜泥築巢、產卵育雛,因此商人部族崇拜牠們,將其作為族群代表,並自許為玄鳥之子,其實也是很自然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孔夫子雖出生於魯國,但其十五世祖為宋國第二任國君-微子啟之弟「微仲」,所以就是商朝後裔。孔夫子作育英才,有弟子三千人,以五倫八德為其思想主旨,教化人心,兩千多年來成為整個東亞文化圈乃至全球的核心精神。作為商人子孫,孔夫子不僅精進自強,更發揮影響力,引領世世代代的人進道修德,讓人心趨於美善,將福澤帶給全世界,真正地榮耀了祖先。

吟詠之餘

〈頌〉是天子、諸侯在廟堂祭祀時所用的樂歌,配合舞蹈,讚美祖先、神靈、君王,共四十篇。其中,〈周頌〉三十一篇,為西周早期的宗廟樂歌;〈魯頌〉四篇,為春秋時頌揚魯僖公之詩;〈商頌〉五篇,為商朝後裔宋人祭祀先祖之詩。

上一頁】【下一頁